子胥

词语解释
子胥[ zǐ xū ]
⒈ 春秋楚大夫伍员的字。楚平王杀其父奢兄尚,其经宋郑入吴,助阖庐夺取王位,整军经武。不久,攻破楚国,掘楚平王之墓,鞭尸三百。吴王夫差时,因力谏停止攻齐,拒绝越国求和,而渐被疏远。后夫差赐剑命自杀,并以鸱夷革盛其尸浮于江上。
引证解释
⒈ 春秋 楚 大夫 伍员 的字。 楚平王 杀其父 奢 兄 尚,其经 宋 郑 入 吴,助 阖庐 夺取王位,整军经武。不久,攻破 楚国,掘 楚平王 之墓,鞭尸三百。 吴王 夫差 时,因力谏停止攻 齐,拒绝 越国 求和,而渐被疏远。后 夫差 赐剑命自杀,并以鸱夷革盛其尸浮于 江 上。
引《庄子·盗跖》:“比干 剖心,子胥抉眼,忠之祸也。”
汉 桓宽 《盐铁论·散不足》:“此诗人所以伤而作, 比干 子胥 遗身而忘祸也。”
唐 李白 《行路难》诗:“子胥 既弃 吴 江上, 屈原 终投 湘水 滨。”
明 许自昌 《水浒记·义什》:“那区区保正,真成一掷赌乾坤。效渔人纵 子胥 星奔,驱驰传信,早见马足起红尘。”
杨超 《就义诗》:“留得 子胥 豪气在,三年归报 楚王 仇!”
分字解释
※ "子胥"的意思解释、子胥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于是没有听从伍子胥的谏阻,将这两棵神木用在了建姑苏台上。
2、国恨家仇满襟怀,伍子胥可不愿坐以待毙。
3、人心如镜,每到端午节,想到伍子胥的恐怕仍大有人在!
4、《荆楚岁时记》中说到端午起源时则更明确地说:“事在子胥,不关屈平也。”
5、但也许是吴楚蛮荒,无关华夏,后来海内混一,也被咱们“共荣”,大家对子胥非但不恨,反觉其情可悯,有如“夜奔”的林冲。
6、可见,最早的端午节是因伍子胥才有的。
7、江陵张家山西汉初年墓葬所出古竹书《盖庐》 ,是托名伍子胥的古兵法著作。
8、伍子胥快要疯了,听到楚平王去世消息的这一刻,他觉得自己全部的努力都付诸东流,自己受了那么多的苦那么多的罪,为此白了一头黑发,为此寄人篱下。
9、三生为中年生角,重唱工,多扮演慷慨激昂、忠诚耿直的正面人物,如《文昭关》中的伍子胥、《辕门斩子》中的杨延昭、《法门寺》中的赵廉等。
10、伍子胥鞭墓戮尸,以发泄他的愤怒
11、假若当初吴王能阖闾能听从伍子胥的良言,又何至于落得个国破家亡的结局呢?假若当初越王勾践当初不能采纳范蠡文种的意见,又怎能实现灭吴复国的愿望呢?善纳人言者,昌;不纳人言者,亡。
12、4月29日和4月30日,连战先生先后在北大和西安后宰门小学,两次提到他的祖父连横先生曾经说过的“昔子胥在吴,寄子齐国;鲁连蹈海,义不帝秦。
13、伍子胥是春秋后期吴国大臣,名员,字子胥,原来是楚国人。
14、吴越争霸勾践夫差孙武范蠡伍子胥文种西施在同一片天空下,你争我夺撞出绚丽的火花有血有肉永垂千古。
15、从伍子胥刺杀吴王、秦将白起大挫赵军,到孙策取卢江、司马懿骗曹爽,调虎离山计在历史战役中屡建奇功,没想到千年后的今天这招依旧管用。
16、伍子胥也算是饮水思源,相必那老人一定非常开心。
17、你看它,西子湖畔,武穆志未死,你看它,姑苏城头,子胥恨难平,休道是,国之干城,到头来,一缕英魂秋风冷,江海掩悲声……
18、太宰伯嚭乘机进谗,说伍子胥阴谋倚托齐国反吴。
19、现在听到王丕显说起张子胥,想着是法颜大师引荐之人,必定还有些本事,加上确实没人愿意出人,就同意了。
20、靳准虽出身行伍,但他早有野心,汉人史典自然知道许多,伍子胥会吴楚百万乞丐于君山,自任丐帮第一代帝主,助吴灭楚,鞭楚王之尸三百。
相关词语
- gùn zi棍子
- ān zǐ鞍子
- dí zǐ笛子
- zǐ náng bāo zi子囊孢子
- fǎ zǐ法子
- bān zǐ班子
- gǎo zǐ稿子
- dǐ zi底子
- bèi zi被子
- guì zi柜子
- é zǐ鹅子
- cūn zǐ村子
- cái zǐ才子
- bó zǐ脖子
- biān zǐ鞭子
- chuí zǐ锤子
- biàn zǐ辫子
- ǎi zǐ矮子
- bào zǐ豹子
- guō zǐ锅子
- lì xū隶胥
- xū chéng胥成
- huá xū华胥
- cháng xū长胥
- xū mén胥门
- zǎi xū宰胥
- dīng xū丁胥
- zǒu xū走胥
- xū yuán胥原
- xū chǎn胥産
- shǐ xū史胥
- gēn xū跟胥
- xū mìng胥命
- xūn xū熏胥
- xiāng xū相胥
- xū suàn胥算
- xū shū胥疏
- gū xū tái姑胥台
- xū shān胥山
- xū mí胥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