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miàn chén
注音ㄇ一ㄢˋ ㄔㄣˊ
繁体面陳
⒈ 当面陈述。
例面陈时政得失。
英explain personally; state face to face;
⒈ 当面陈述。
引《晋书·何攀传》:“濬 兼遣 樊 过 羊祜,面陈伐 吴 之策。”
《镜花缘》第四八回:“好在碑上之事,将来总要出现,妹子意欲等待事后再细细面陈。”
鲁迅 《书信集·致赵家璧》:“此事前已面陈,兹不多赘。”
⒈ 当面陈述。也作「面称」。
例如:「详情容当面陈。」
反转言
1、听到易风那苍白的言语,屋子里的人都沉默了,除了易山那不知所谓的幼嫩小脸,都是一副面陈似水的样子,这让易风更加担心…
2、一方面陈义太高,不满于她这阶层的知识分子们的各种活动,觉得那全是扯淡,是无聊,另一方面却又不能投身到农工劳苦大众的群中,把生活彻底改变一下。这又如何能不感到苦闷而寂寞?茅盾
3、凡出自我口的,都先向你面陈过。
4、灵太后嘉其用心,敕绍每月入见,诸有益国利民之事,皆令面陈。
5、这就造成“和谐”一方面陈义甚高,有跟中国传统讲的“和”相配合的观念境界气派;一方面落实到具体事务中的理解与想象却常常只是极受经济逻辑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