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府


拼音wǔ fǔ
注音ㄨˇ ㄈㄨˇ

五府

词语解释

五府[ wǔ fǔ ]

指周代的太府、玉府、内府、外府、膳府。即明堂。古代五官署的合称。所指不一。传说中的仙人居所。

引证解释

五府[ wǔ fǔ ]

1.指 周 代的太府、玉府、内府、外府、膳府。

例证《列子 · 周穆王》:“五府为虚,而臺始成。”
张湛 注:“《周礼》:太府掌九贡九职之货贿,玉府掌金玉玩好,内府主良货贿,外府主泉藏,膳府主四时食物者也。”

2.即明堂。

例证《北史 · 牛弘传》:“窃谓明堂者…… 黄帝 曰合宫, 尧 曰五府, 舜 曰总章,布政兴教,由来尚矣。”
《太平御览》卷五三三引 唐 · 成伯玙 《礼记外传》:“唐 · 虞 为五府, 夏 谓太庙为世室, 殷 人谓路寝为重屋, 周 人谓五府为明堂。”
宋 · 范仲淹 《明堂赋》:“暨二帝之述焉,合五府而祭矣。”

3.古代五官署的合称。所指不一。

例证《汉书 · 赵充国传》:“后 临众 病免,五府復举 汤。”
《资治通鉴 · 汉宣帝神爵二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云:“丞相、御史、车骑将军、前将军,併后将军府为五府。”
《后汉书 · 张楷传》:“﹝ 楷 ﹞五府连辟,举贤良方正,不就。”
李贤 注:“五府,太傅、太尉、司徒、司空、大将车也。”
《周书 · 晋荡公护传》:“保定 元年,以 护 为都督中外诸军事,令五府总於天官。”
《资治通鉴 · 陈文帝天嘉二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云:“五府,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也。”
宋 · 赵昇 《朝野类要 · 称谓》:“五府:两参政,三枢密。”

4.传说中的仙人居所。

例证唐 · 骆宾王 《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诗:“玄都五府风尘絶,碧海三山波浪深。”

分字解释


※ "五府"的意思解释、五府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最盛时有五京一十五府,六十二州。

2、还有一班五府公、侯、伯、子、男,貂蝉满座,弁转疑星。

3、其事迹来历,据南瀛文献第十二卷代天巡狩考,引古闽史贻辉之五府千岁传略云:“盖闻有功德于民则祀,惟聪明正直者神。

4、十一黄金周期间,上饶市铜拔山、五府山、葛仙山等一批新景区、新景点成了人们旅游观光的新看点、新热点。

5、几希温家的斗王迅速的跑到了老斗王身边,为老斗王把脉的斗王摇了摇头,老斗王全身经脉被一股血气所震断,而五府七脏全部破坏,死得不能再透了。

6、五府府尹单独设立,各道设观察使统管民政,设度支使管财政,设按察使管刑狱,设节度使管军事。

7、当此军饷紧急之秋,坐令淮纲有着之课盈千累万尽归中饱,岂不惜哉!似直坚扼宜昌府属之平善坝以杜川私,凡楚地二州五府引地一概收回,岁可增淮课二百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