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án

蛮夷


拼音mán yí
注音ㄇㄢˊ 一ˊ

繁体蠻夷


蛮夷

词语解释

蛮夷[ mán yí ]

⒈  古代泛指华夏中原民族以外的少数民族。

来蛮夷间。——唐·柳宗元《柳河东集》
为降虏于蛮夷。——《汉书·李广苏建传》
北蛮夷之鄙人。——《战国策·燕策》

the marns-name for aboriginal tribes or minority nationality in ancient China;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蛮彝”。古代对四方边远地区少数民族的泛称。亦专指南方少数民族。

《书·舜典》:“柔远能邇,惇德允元,而难任人,蛮夷率服。”
《史记·武帝本纪》:“天下名山八,而三在蛮夷,五在中国。”
唐 韩愈 《潮州刺史谢上表》:“单立一身,朝无亲党,居蛮夷之地,与魑魅为羣。”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教养·总论》:“蜀 地僻陋有蛮彝风。”
欧榘甲 《新广东》五:“况南方自古以为蛮夷,然其地温暖,万物繁生,觅食甚易。”

国语辞典

蛮夷[ mán yí ]

⒈  汉族对外族四夷的称呼。

《国语·楚语下》:「若夫哗嚣之美,楚虽蛮夷,不能宝也。」
明·无名氏《闹铜台·第五折》:「有一日圣明主招安去,扫蛮夷辅圣朝。」

戎狄 夷狄

分字解释


※ "蛮夷"的意思解释、蛮夷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3、兰芳被灭,便海外华人数百年来似苦海飘蓬,无处安身立业,竟屡为海岛蛮夷所凌。

2、身为华夏儿女,恨不能荡除蛮夷!还天下一个朗朗乾坤!

3、蛮夷邸的设置是汉代对人京四夷蕃客接待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

4、场上有几个深受火神派之害的小帮派,跟着怒喝:“那伙蛮夷的乌合之众,迟早给它灭了,还敢遣人到这里撒野!”。

5、而这儿是西南穷僻之乡,按照过去汉人的说法,这个地方就是蛮夷之地,生产力低下,社会及其落后,居然有实力修建这个大的墓室,实在是惊人。

6、明光宗想起昨天他亲拨内帑存银一百万两,赐予辽东将士,到了王森眼里就是圣天子登基,将士效力,那些蛮夷自然要望风而遁了。

7、如今却要被昔下统臣,八荒蛮夷灭国统治,这是何等的耻辱。

8、, 连年丰收,大秦兵强马壮,难道还要忍让犬戎蛮夷?谈下来的土地和打下来的土地,不可同日而语;如若可以,不妨今秋一战,永绝西患。

9、中土神州,自嬴政平定八国,脚踏蛮夷,人族势力空前旷达,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10、西抗各国军队,东御魔族蛮夷,数不清的战争中,无数皇甫志士抛头颅洒热血,只为守护这唯一没有自立帝国的强势家族。

11、而如今,南下蛮夷小国蠢蠢欲动,东边海岛频繁抢掠王朝渔商,北上草原各部,纵马践踏我朝腹内。

12、三十五年,楚伐随。随曰:“我无罪。”楚曰:“我蛮夷也。”。司马迁

13、外有蛮夷,蚕食鲸吞,内有强藩,各自为政,国将不国山河崩。

14、前次不列颠就曾经递交国书,希望派使觐见大清皇帝陛下,被乾隆以化外蛮夷,不通礼仪,恐滋扰地方为名断然拒绝。

15、南洋蛮夷之地,谁知道那帮化外之民是怎么想的?

16、智定蛮夷之地,取西川蛮汉分治,开拓蛮汉商路,亦攻亦守,杀伐决断,蛮逆天下。

17、中土神州,自嬴政平定八国,脚踏蛮夷,人族势力空前旷达, 普天之下 莫非王土。

18、泱泱大国,亿兆黎民,戴甲控弦着数百万计,却让俄罗斯这蛮夷之地的化外之民占据我大好河山,真让人扼腕痛惜,五内如焚。

19、彼蒙古者,率兽食人,茹毛饮血,无伦无礼,蛮夷之部落尔。

20、那时候的中原人自称为礼仪之邦,把周边经济落后的民族称之为蛮夷,说他们“披发左衽”、“披发文身”,坚决与他们划清界限,叫做“华夷之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