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仓

词语解释
义仓[ yì cāng ]
⒈ 旧时地方上储存粮食以备荒年同济公众的粮仓。
英public granary;
引证解释
⒈ 隋 以后各地为备荒而设置的粮仓。
引《隋书·长孙平传》:“平 见天下州县多罹水旱,百姓不给,奏令民间每秋家出粟麦一石已下,贫富差等,储之閭巷,以备凶年,名曰义仓。”
宋 曾巩 《本朝政要策·义仓》:“使岁穰,输其餘;岁凶,受而食之:故义仓之法自此始。 长孙平 修之, 隋 以富足。”
《醒世恒言·张廷秀逃生救父》:“官府看不过,开发义仓,賑济百姓。”
王闿运 《储玫躬传》:“譬喻州人,积穀设义仓,以待非常。”
国语辞典
义仓[ yì cāng ]
⒈ 储存粮食以备荒年的公有仓库。
引《隋书·卷四六·长孙平传》:「奏令民间每秋家出粟麦一石已下,贫富差等,储之闾巷,以备凶年,名曰义仓。」
分字解释
※ "义仓"的意思解释、义仓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天下州府常平、义仓等斛斗,请准旧例减估出粜,但以石数奏申,有司更不收管,州县得专达以利百姓。
2、今年是百年未遇的灾年,各地的义仓都在放粮。
3、或许是“家”里既没桌子和也无凳子的缘故吧,义仓的志愿者从来没有见过郭先生的坐姿。
4、关于唐代的“地子”,中外学者也曾作过很多研究,大致有地租、地税、户税、义仓税等多说。
5、在逍遥津街道义仓社区会议室,褚维道老人和社区群众一起集中收看开幕式。
6、跟随导游的脚步登上丰图义仓,远眺岱祠岑楼和金龙高塔,一眼望去不同朝代的建筑风格迥异又层次分明,别有一番风味。
7、并取所减脚钱,更运江淮变造义仓,每年剩得一二百万石。
8、族人衍庆堂五亭公考虑到“吾乡虽有义仓,而实业无多,恐形支绌,且有养无教,尚留遗憾”,遂慨然表示“以兴养立教为己任”,未及实施便赍志以殁。
9、光绪癸巳正月二十五日,赴琉璃厂义仓,荫轩前日有书未约;至则荫轩翁先在,于仓神前行礼。
相关词语
- yì qì义气
- dǎng yì党义
- chàng yì倡义
- gǔ yì鼓义
- cái yì才义
- míng yì名义
- jù yì聚义
- shì yì释义
- cún yì存义
- hán yì函义
- duì yì对义
- gōng yì功义
- dìng yì定义
- yì gōng义工
- cùn yì寸义
- dǎn yì胆义
- xiá yì侠义
- dìng yì订义
- dǎo yì蹈义
- dé yì德义
- cāng xū仓胥
- bǔ cāng补仓
- qīng cāng清仓
- cāng láng仓琅
- cāng nú仓奴
- píng cāng平仓
- cāng huáng仓遑
- cāng shèng仓圣
- cāng huáng仓黄
- cāng gēng仓鹒
- cāng jié仓颉
- huò cāng货仓
- cāng gǒu仓狗
- cāng fǔ仓腐
- cāng qūn仓囷
- cāng dù仓蠹
- gǔ cāng谷仓
- dōu cāng都仓
- cāng jiào仓窌
- cāng chǎng仓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