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shì zhī bù jiàntīng zhī bù wén
注音ㄕˋ ㄓ ㄅㄨˋ ㄐ一ㄢˋ,ㄊ一ㄥ ㄓ ㄅㄨˋ ㄨㄣˊ
成语解释
视之不见,听之不闻
词性成语
⒈ 见“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⒈ 见“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⒈ 形容不注意、不关心。也作「听而无闻,视而无见」、「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引《庄子·知北游》:「终日视之而不见,听之而不闻,搏之而不得也。」
1、大道混然无形,寂然无声,视之不见,听之不闻,非可以影响求,不得以毁誉称也。
2、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包罗天地,养育群生。
3、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循之不得,故曰易也。
4、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包罗天地,养育群生;观无之妙,得有之徼;常无常有,同谓之玄;玄之又玄,太上太玄。
5、混沌相连,视之不见,听之不闻,然后剖判。
6、先天之气,为生物之祖气,乃自虚无中来,为万象之主,天地之宗,无形无象,无声无臭,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
7、凡天道鬼神,视之不见,听之不闻,索之不得,不可以治胜败,不能制死生,故明将不法也。
8、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