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ū

出涕


拼音chū tì
注音ㄔㄨ ㄊ一ˋ

出涕

词语解释

出涕[ chū tì ]

⒈  因伤心而流眼泪。

引证解释

⒈  因伤心而流眼泪。

《易·离》:“出涕沱若。”
孔颖达 疏:“所以出涕滂沱,忧戚而咨嗟也。”
《诗·小雅·大东》:“君子所履,小人所视。睠言顾之,潸焉出涕。”
唐 杜甫 《与严二郎奉礼别》诗:“出涕同斜日,临风看去尘。”
宋 梅尧臣 《永叔自南阳至余郊迓马首访谢公奄然相与流涕作是诗以写怀》:“及郊逢故友,出涕各霑襦。”

国语辞典

出涕[ chū tì ]

⒈  流泪。

《左传·昭公二十年》:「及子产卒,仲尼闻之,出涕曰:『古之遗爱也。』」
唐·杜甫〈与严二郎奉礼别〉诗:「出涕同斜日,临风看去尘。」

分字解释


※ "出涕"的意思解释、出涕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人们大多为他诗中的豪情胜概奇情异彩所折服,跟着他一同醉梦逍遥;人们沉浸于纵横挥洒酣畅自如的宣泄,却至今很少为他“出涕”。

2、夫众方嘻嘻之中,而独出涕嗟,若举世恬然以趋而独疾首蹙额以为忧,此其非病狂丧心,殆必诚有大苦者隐于其中,而非天下之至仁,其孰能察之?《全集》卷二。

3、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余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左袂。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李白

4、前年,贾后杀杨太后于金墉城,而贾后为恶不悛,故钟出涕,犹伤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