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án

环堵


拼音huán dǔ
注音ㄏㄨㄢˊ ㄉㄨˇ

繁体環堵

环堵

词语解释

环堵[ huán dǔ ]

⒈  四周环着每面一方丈的土墙。形容狭小、简陋的居室。指贫穷人家。围聚如墙。形容拥挤。

引证解释

⒈  四周环着每面一方丈的土墙。形容狭小、简陋的居室。

《礼记·儒行》:“儒者有一亩之宫,环堵之室。”
郑玄 注:“环堵,面一堵也。五版为堵,五堵为雉。”
《淮南子·原道训》:“环堵之室,茨之以生茅,蓬户瓮牖,揉桑为枢。”
高诱 注:“堵长一丈,高一丈,故曰环堵,言其小也。”
唐 杜甫 《寄柏学士林居》诗:“几时高议排金门,各使苍生有环堵。”
康有为 《陕西第一次讲演》:“凡为家人者,处环堵之中,有父母兄弟妻子之乐,即有父母兄弟妻子之忧。”

⒉  指贫穷人家。

清 唐甄 《潜书·去奴》:“环堵之子,不可以权巨室之宜;草莽之士,不可以妄意宫中之事。”

⒊  围聚如墙。形容拥挤。

清 吴炽昌 《客窗闲话·明武宗遗事》:“值帝微行,过其肆,见观者环堵,嘖嘖称羡。”

国语辞典

环堵[ huán dǔ ]

⒈  四面围绕土墙的狭屋。

《礼记·儒行》:「儒有一亩之宫,环堵之室,筚门圭窬,蓬户瓮牖。」
《三国志·卷一一·魏书·管宁传》:「环堵荜门,偃息穷巷。」

分字解释


※ "环堵"的意思解释、环堵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每当极度困窘时,便诵起“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聊以自安*慰。

2、他以清贫俭约自称,家中环堵萧然。

3、有未始有有无者,包裹天地,陶冶万物,大通混冥,深闳广大,不可为外,析毫剖芒,不可为内,无环堵之宇而生有无之根。

4、环堵萧然,房顶前几日悄悄地跑到隔壁赌友家中。

5、再看城西,一阵风吹都能卷起三重茅草,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6、平居环堵自安,南面王不易真乐,怕什么贱役?陛下怎能贵臣?怎能贱臣?禄不以道,虽万钟不受,独行己志,虽箪食不厌,陛下怎能富臣?怎能贫臣?

7、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8、这里“蓬荜环堵,不蔽风雨”,每逢下雨,满屋都是水。

9、老先生勤劳一生,家中环堵萧然,什么也没有。

10、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陶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