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甲

词语解释
兵甲[ bīng jiǎ ]
⒈ 兵器和甲胄,泛指武器装备。
例今南言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诸葛亮《出师表》
英weapons;
⒉ 指战争。
例明言章理,兵甲愈起。——《战国策·秦策一》
英war;
引证解释
⒈ 兵器和铠甲。泛指武器、军备。
引《国语·吴语》:“唯是车马、兵甲、卒伍既具,无以行之。”
《孟子·离娄上》:“城郭不完,兵甲不多,非国之灾也。”
明 方孝孺 《艤航轩记》:“斧鉞兵甲恃之以为威。”
⒉ 指士兵,军队。
引《左传·哀公十五年》:“公孙宿 以其兵甲入于 嬴。”
《醒世恒言·隋炀帝逸游召谴》:“大兴西苑,两至 辽东 ……兵甲常役百万,士民穷乎山谷。”
⒊ 战事;战争。
引《战国策·秦策一》:“明言章理,兵甲愈起。”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蠡(范蠡 )对曰:‘兵甲之事, 种 不如 蠡。’”
明 高启 《萧山尹明府吴越两山亭》诗:“邇来此地有兵甲,风景颇似当年愁。”
国语辞典
兵甲[ bīng jiǎ ]
⒈ 兵器和盔甲。指军队装备。
引《孟子·离娄上》:「城郭不完,兵甲不多,非国之灾也。」
⒉ 战争。
引《战国策·燕策二》:「闲于兵甲,习于战攻。」
分字解释
※ "兵甲"的意思解释、兵甲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2、茶挡药臼伴吟身,世事苍茫白发新。市井有谁知国士,江湖容汝作诗人。胸中兵甲连霄汉,眼底干戈接塞尘。尚拟一魔筹建笔,书生襟抱本无根。杨度
3、一时间船舻千里皆满载兵甲器物,路上几十万人填溢道路,昼夜运输战具、粮食,死者相枕,天下骚动。
4、昔者夏鲧作三仞之城,诸侯背之,海外有狡心。禹知天下之叛也,乃坏城平池,散财物,焚兵甲,施之以德,海外宾服,四夷纳职,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刘安
5、融曾召部属计议,部吏多谓汉承尧运,历数延长,今皇帝姓名,实应图谶,且宅中主治,兵甲最强,将来必当统一天下,务请倾心结纳,毋惑异言云云。
6、此刻却见固城城门打开,数十兵甲穿入,其尽皆身披红袍,红袍上刻冷字,冷家内卫。
7、‘秦以雷霆之势横扫六国,因其任用法家为百家之冠,国无内乱,更有听从墨家制定兵甲零部件规范法则,甲坚兵利,纵横无敌。
8、明言章理,兵甲愈起;辩言伟服,战攻不息;繁称文辞,天下不治;舌敝耳聋,不见成功;行义约信,天下不亲。
9、山河险固,兵甲冠绝一时,还有大将庞涓,魏国必将称雄中原。
10、铁木真初时见金兵人强马壮,兵甲犀利,颇有敬畏之心,这时见他们贪图逸乐,鼻中哼了一声,转头问木华黎道:“你瞧金兵怎样?”。
11、因为在孙策看来,吕蒙要留下主持迁徙之事,所以缴获的兵甲优先供给征战牛渚的部队。
12、王兴于室,励兵秣马;风卷狂沙,兵临城下;与子携行,修我兵甲,气贯长虹,金戈铁马。
13、兵甲武经六卷合一之势,势不可挡,一贯而下,瞬息之间便已击破邪招,万千邪气飞散,随后归于平静。
14、瑾将袭衮州,求婚于克让,乃自郓盛饰车服,私藏兵甲以赴之。
相关词语
- mín bīng民兵
- qí bīng骑兵
- táo bīng逃兵
- fú bīng伏兵
- bīng tún兵屯
- guān bīng官兵
- zhī bīng支兵
- bīng sàng兵丧
- bīng shù兵术
- bīng shū兵书
- wèi bīng卫兵
- bīng wèi兵尉
- bīng shī兵师
- zhì bīng治兵
- zhuān bīng专兵
- bīng shì兵事
- qǐ bīng起兵
- bīng wǔ兵舞
- àn bīng案兵
- é bīng额兵
- bǎi jiǎ百甲
- jīng jiǎ精甲
- piǎo jiá莩甲
- jiǎ zuò甲作
- fā jiǎ发甲
- ào jiǎ澳甲
- dìng jiǎ定甲
- gōng jiǎ公甲
- jiǎ fēn甲酚
- jiǎ zú甲卒
- biān jiǎ边甲
- zhuāng jiǎ装甲
- zhǐ jiǎ指甲
- chǔ jiǎ楚甲
- mǎ jiǎ马甲
- jiě jiǎ解甲
- jiǎ yī甲衣
- guàn jiǎ贯甲
- àn jiǎ案甲
- jiǎ zǐ甲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