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fú dú
注音ㄈㄨˊ ㄉㄨˊ
繁体伏讀
⒈ 谓恭敬地阅读。“伏”为表敬之词。《孔丛子·杂训》:“子思在鲁,使以书如卫问子上,子上北面再拜,受书伏读。”后世臣下阅读帝王诏书亦称“伏读”。
⒈ 谓恭敬地阅读。“伏”为表敬之词。
引《孔丛子·杂训》:“子思 在 鲁,使以书如 卫 问 子上,子上 北面再拜,受书伏读。”
后世臣下阅读帝王诏书 清 俞正燮 《<澳门纪略>跋》:“昔尝伏读 圣祖仁皇帝 康熙 五十五年十月辛亥圣训。”
⒈ 古代凡下级属员接奉上级来函表示,拜读的用语。
引《六部成语注解·吏部》:「伏读:凡督抚接奉上谕有交办事件,后来覆奏折内必叙云:臣伏读上谕云云。」
1、奉赐手令,并缪道臻宣旨,伏读感咽,肝心涂地。
2、窃念多难兴邦,殷忧启圣,伏读迭次谕旨,举行新政,力图自强。
3、果至,胤单衣鹿巾,执经卷,下床跪受诏书,就席伏读。
4、帝升御坐,尚书令以下就席位,尚书三公郎以令著录案上,奉以入,就席伏读讫,赐酒一卮。
5、直到旧冬,得闻钦差大人宣传圣德之大,涵育宇宙,又伏读圣谕谆谆,光被四表,始觉心神开豁,脱然得悟从前之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