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免

词语解释
苟免[ gǒu miǎn ]
⒈ 苟且免于损害。
引证解释
⒈ 苟且免于损害。
引《礼记·曲礼上》:“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
孔颖达 疏:“若君父有难,臣子若苟且免身而不鬭,则陷君父於危亡;故云毋苟免。”
唐 白居易 《读史诗》之四:“苟免勿私喜,鬼得而诛之。”
《明史·张逵传》:“一不蒙谴,则交相庆贺,以苟免为幸。”
聂绀弩 《关于知识分子》:“不过临难苟免卖友求荣之辈,往往被故意地做了夸大的宣传,使有心人像 曹先生 之流摇头浩叹。”
国语辞典
苟免[ gǒu miǎn ]
⒈ 不应当免却苟且求免。
引《三国演义·第九回》:「临难苟免,吾不为也。」
分字解释
※ "苟免"的意思解释、苟免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今若临难苟免,岂有面目对战死士卒哉!
2、而二三子各以耆艾之齿,承伪指而进书,有若崇、竦称莽之功,亦将偪于元祸苟免者耶!昔世祖之创迹旧基,奋羸卒数千,摧莽彊旅四十余万于昆阳之郊。
3、朝廷幼主恃我而已,临难苟免,吾不为也。
4、可即便是最讨厌他的人,也得承认他身着有着‘每战必争先、临难不苟免’的传统美德。
5、临难苟免的伪君子!那样何以为人。
6、后来将表焚烧,果能上升,未将先生杀害,先生付之一笑,其临难不苟免如此。
7、临财勿苟得,临难勿苟免。
8、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
9、“威武不能屈,临难不苟免,是真正的人民英雄。
10、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11、曹聚仁在盛赞蒋梦麟“临难不苟免”的骨气时,还说“这男子汉的气度,并非胡适、鲁迅诸氏所能及的。
12、固有临难苟免,而求生以害仁者焉;亦有见危授命,而杀身以成仁者焉。
13、勇将不怯死以苟免,壮士不毁节而求生。
14、谏诤之徒,以正人君之失尔,必在得言之地,当尽匡赞之规,不容苟免偷安,垂头塞耳;至于就养有方,思不出位,干非其任,斯则罪人。
15、固有临难苟免,而求生以害仁者焉;亦有见危授命,而杀身以成仁者焉,此正是非之所由决,而恒情之所易惑者也。
16、回民中岂绝无稍知极思自拔来归者,然久处贼巢,既苦头目之侵凌迫胁,甫离巢穴,又畏汉民之报复寻仇,当生死莫卜之时,靡不依违其间,以求苟免,此解散之难也。
17、讲开放,不能不引进国外蕴含着普世价值的文艺作品(如“歌颂”临难不苟免的《泰坦尼克号》),不能不探讨别国“崛起”的软实力何在。
相关词语
- gǒu gǒu狗苟
- gǒu tān苟贪
- shéng yíng gǒu gǒu绳营狗苟
- gǒu fù guì苟富贵
- yán xiào bù gǒu言笑不苟
- gǒu yù苟欲
- gǒu dé苟得
- gǒu qiě zhī shì苟且之事
- gǒu ruò苟若
- gǒu gǒu苟苟
- gǒu yán cán xī苟延残息
- gǒu róng苟容
- lín cái bù gǒu临财不苟
- yīn xún gǒu qiě因循苟且
- gǒu jiàn苟贱
- gǒu qiě tōu ān苟且偷安
- zhī gǒu支苟
- bù yǔ gǒu tóng不予苟同
- jīn chí bù gǒu矝持不苟
- gǒu jìn苟进
- miǎn zhí免职
- jiě miǎn解免
- gé miǎn阁免
- miǎn de免的
- miǎn zuì免罪
- cā miǎn擦免
- miǎn chú免除
- miǎn bì免避
- miǎn jiǎn免减
- miǎn zé免责
- miǎn fèi免费
- miǎn pì免辟
- gào miǎn告免
- cái miǎn裁免
- bà miǎn罢免
- miǎn huàn免患
- rèn miǎn任免
- bìng miǎn病免
- miǎn xuǎn免选
- cè miǎn册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