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jù chéng
注音ㄐㄨˋ ㄔㄥˊ
⒈ 谓备办呈文。
⒈ 谓备办呈文。
引清 叶廷琯 《吹网录·<池北偶谈>旧本有“不得已”条》:“於 顺治 十七年,具呈礼科不准。”
鲁迅 《华盖集·我观北大》:“我的办法也并不一律。譬如前次的游行,报上谣我被打落了两个门牙,我可决不肯具呈警厅,吁请补派军警,来将我的门牙从新打落。”
孙犁 《耕堂读书记》三:“藏书家害怕 天一阁 后人 范懋柱 等具呈,请‘抒诚愿献’。”
1、5月4日晚,林长民即与汪大燮、王宠惠一起面见徐世昌,次日又具呈警察厅,要求保释被捕学生。
2、“若系亲生之子十八岁以上欲带赴任者,具呈该旗大臣请旨方令带往”。
3、于是,各具呈状,对簿公堂,让县官定夺。
4、当4具呈屈肢蹲状掩埋在泥土中的人体骨骼现身时,现场一片惊呼。
5、屡次具呈,知县“偏护刁民”,不肯押令退地。
6、现场位于须水镇庙王村阎家庄水渠旁边的贮水池内,池里无水,有大量枯草,枯草下边有一具呈坐姿的女尸。
7、为此具呈恳祈钧局准予援助,指拨永久的款,俾公益得以进展。
8、经初步勘查,在现场发现4具烧焦的尸骸,在屋外发现2具呈白骨化尸骸。
9、说句题外话,当年听到肇事的学生被捕时,章宗祥不仅没有乘机提出控告,反而派其妻子出面代替他具呈保释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