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míng xiào
注音ㄇ一ㄥˊ ㄒ一ㄠˋ
⒈ 明显的效果。
⒈ 明显的效果。
引《汉书·匈奴传赞》:“此则和亲无益,已然之明效也。”
三国 魏 曹植 《陈审举表》:“伯乐 驰千里,明君致太平,诚任贤使能之明效也。”
清 端方 《请平满汉畛域密折》:“又如驻 藏 使节,亦已采用 汉 人,凡此皆出自朝廷为地择人之权衡,亦隐示两族耦俱无猜之明效。”
1、战后,直隶总督王文韶就认为,聂军重视使用军校生,得以抗敌有功,“明效大验”。
2、盖伯乐善御马,明君善御臣;伯乐驰千里,明君致太平;诚任贤使能之明效也。
3、此后,历经清末、民国,商会的作用越来越被商人所认识,“商与商集合而成商会,其在今日明效大验。
4、为此,杨娃很生气,觉得是班长的大惊小怪与小题大做弄得他丢尽了丑,他挣脱班长成明效的手后跑开了。
5、希乃断药月余,近日病已痊愈,咳嗽亦止;是二人者,皆不服药之明效大验。
6、邓湘皋先生之极力提倡沅湘学派,其直接影响其乡后辈者何若?间接影响全国者何若?斯岂非明效大验耶!
7、“罗君此书,于资料搜讨,事迹阐发,皆惨淡经营,成之不易,贡献实巨,盖所谓世系研究有其明效大验之实证也。
8、追薪行动由此而明效大验,这真叫“善莫大焉”!追薪该不该是各级政府分内的事,这本来不应该有疑问。
9、这样做的明效大验使群众的积极性空前高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