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ó

国子


拼音guó zǐ
注音ㄍㄨㄛˊ ㄗˇ

繁体國子

国子

词语解释

国子[ guó zǐ ]

⒈  公卿大夫的子弟。指国子学。

引证解释

⒈  公卿大夫的子弟。

《周礼·地官·师氏》:“以三德教国子。”
郑玄 注:“国子,公卿大夫之子弟。”
《汉书·礼乐志》:“朝夕习业,以教国子。国子者,卿大夫之子弟也。”
清 刘书年 《刘贵阳说经残稿·国子证误》:“国子者,王大子、王子、诸侯公卿大夫士之子弟,皆是,亦曰国子弟。”

⒉  指国子学。

《北史·儒林传论》:“明 元 时,改国子为中书学,立教授博士……及迁都 洛邑,詔立国子、太学、四门、小学。”
《隋书·韦艺传》:“艺 字 世文,少受业国子。”
《新唐书·百官志三》:“﹝国子监﹞掌儒学训导之政,总国子、太学、广文、四门、律、书、算,凡七学。”
清 袁枚 《随园随笔·国子监之讹》:“汉 以前,统名太学…… 晋 咸寧 间,始专名国子, 隋 又改学为监。”

国语辞典

国子[ guó zǐ ]

⒈  古代公卿大夫的子弟。

《周礼·地官·师氏》:「以三德教国子。」
汉·郑玄·注:「国子,公卿大夫之子弟。」

分字解释


※ "国子"的意思解释、国子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西晋咸宁二年立国子学,始设助教,协调国子祭酒、博士传授儒家经学。

2、更有甚者,国子监生陆万龄、万历进士阎鸣泰还有督饷尚书黄运泰等人,竟然上书对其歌功颂德,说其是民心依归,天心向顺,称其“尧天地德,至圣至神。

3、不久之后,刘敏中出为燕南肃政廉访副使,入为国子司业,迁翰林直学士,兼国子祭酒。

4、汴梁国子监刻书,经史子集四部皆备,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艺术价值,是后代刻书的典范。

5、通过元朝对国子学主要官员国子祭酒的任命,也能够反映出元朝国子学的办学情况。

6、公元814年,郑余庆就任凤翔尹,兼职国子祭酒,主掌国家学术教育、文化事业。

7、是国子监或太学的学官,协助国子祭酒和国子博士教授生徒,又称国子助教。

8、第二天,李震来到国子监的时候就感觉气氛有些不大对头,首先冲他走过来的是程处嗣,两人的父亲都是将军,所以平时两人走的比较近。

9、汴梁国子监刻书在宋代乃至整个刻书史上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10、第二章主要论述唐代国子监学官的学术素养。

11、梁侍中、国子祭酒萧子云善草隶,百济国专门派使者来到建康城求其书法。

12、后来宦官杀宪宗立穆宗,韩愈被召回朝,历任国子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等职,政治上较有作为。

13、其余掌院学士、宗人府、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太常寺、太仆寺、光禄寺、鸿胪寺、国子监、鸾仪衙门诸缺额,未暇细数。

14、在游览时,这位国子监的直讲不时地问话于安石,在对答问题时,安石气定神凝,应对如流,其涉猎之广,见解之奇,以及深入世务,令人喜中有忧。

15、唐朝时期,皇帝召集群臣宴饮,国子监察酒祝钦明说自己会跳八风舞,皇帝即刻让他表演助兴。祝钦明身体肥胖,跳舞丑态百出,时而头点地,时而做鬼脸,皇帝大笑。侍郎卢藏用评论说:祝公五经扫地,亵渎文明。

16、后来出门看才发现国子监的牌楼竟然被撞断了,一辆黄色挖土车停在路边,司机被警察带走了。

17、据成贤国学馆介绍,得知高考状元要在国子监举行传统成*礼后,季羡林老先生给两位状元题词“天道酬勤”和“至德要道”,勉励他们要继续努力。

18、陈龙正是晚明时期地方社会一位十分重要的人物,曾师于高攀龙,授中书舍人,任南京国子监丞。

19、另一说认为出自晋朝官吏国子祭酒。

20、甫闻家中凶讯,京中事毕的田吾正就携了在国子监读书的长子一同归家治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