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áiguī

来归


拼音lái guī
注音ㄌㄞˊ ㄍㄨㄟ

繁体來歸

来归

词语解释

来归[ lái guī ]

⒈  归顺;归附。

submit as vassal;

⒉  古代称女子出嫁(从夫家方面说)

(of woman) be married into husband's home;

⒊  归来,回来。

return;

引证解释

⒈  回来;归来。

《诗·小雅·六月》:“吉甫 燕喜,既多受祉。来归自 镐,我行永久。”
朱熹 集传:“多受福祉,盖以其归自 镐 而行永久也。”
南唐 冯延巳 《采桑子》词:“玉堂香煖珠帘捲,双燕来归,君约佳期,肯信韶华得几时?”
明 冯梦龙 《智囊补·闺智·屈原姊》:“屈原 既放逐,其姊闻之,亦来归。”

⒉  归顺,归附。

《水经注·青衣水》引《竹书纪年》:“梁惠成王 十年, 瑕 阳人自 秦 道 岷山 青衣水 来归。”
清 李渔 《闲情偶寄·声容》:“方今圣人御世,万国来归,车书一统之朝,此等制度自应潜革。”
毛泽东 《井冈山的斗争》:“如此等类的话,逐渐引起敌军士兵和无出路的下级官长对我们注意,自拔来归的将日益增多,红军扩充,又是一条来路。”

⒊  谓已嫁之女为夫家所弃而返母家。

《左传·庄公二十七》:“凡诸侯之女,归寧曰来,出曰来归。”
杜预 注:“归,不反之辞。”
孔颖达 疏:“见絶而出,则以来归为辞,来而不反也。”

⒋  前来馈送。归,通“馈”。

《左传·隐公元年》:“秋七月,天王使宰 咺 来归 惠公 仲子 之賵。”
孔颖达 疏:“賵者,助丧之物。”
《左传·隐公八年》:“三月, 郑伯 使 宛 来归 祊,不祀 泰山 也。”

国语辞典

来归[ lái guī ]

⒈  归来、回来。

《诗经·小雅·六月》:「吉甫燕喜,既多受祉。来归自镐,我行永久。」
《文选·张衡·南都赋》:「揔万乘兮徘徊,按平路兮来归。」

⒉  离婚,女子被夫家遣归。

《左传·庄公二十七年》:「凡诸侯之女,归宁曰来,出曰来归 。」

⒊  嫁来夫家。

清·归有光〈先妣事略〉:「先妣周孺人,弘治元年二月二十一日生。年十六来归。」

⒋  来归附、来投诚。

唐·韩愈〈圩者王承福传〉:「天宝之乱,发人为兵,持弓矢十三年,有官勋,弃之来归。」

分字解释


※ "来归"的意思解释、来归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前陷交阯将吏苏佐等十七人自拔来归。九月戊戌,诏:"冬至日南郊,宜依故事设皇地只位。礼毕,别议方泽之仪以闻。"。

2、自拔来归的近义词是弃暗投明。

3、自拔来归,拔:摆脱,离开。自觉离开恶劣环境,归向光明。

4、自拔来归指敌方人员投奔过来。

5、见说岷峨凄怆,旋闻江汉澄清。但觉秋来归梦好,西南自有长城。东府三人最少,西山八国初平。莫负花溪纵赏,何妨药市微行。试问当垆人在否?空教是处闻名。唱着子渊新曲,应须格外含情。苏轼

6、渰渰轻云弄落晖,坏檐巢满燕来归。小园桃李东风后,却看杨花自在飞。王令

7、此种“侨词来归”,正是中日文化面对西方文化东渐而发生互动的一种表现形态。

8、神不单要你相信他,他召你来归属于他。

9、自拔来归的人将日益增多。

10、以色列全地的祭司和利未人都从四方来归罗波安。

11、我非常等待来归,但愿我没有会破佳如今的状态。

12、面对南朝官员的如潮来归,耶律德光不禁也是志得意满,除了面谕其中几个重臣各安其位之外,终于还是决定正式开始政权接管工作。

13、武汉执行委员、及国民政府中之忠实党员,或受一面之宣传者,务望屏除成见,考察全部之事实;或有感觉言论行动不能自由者,亦望能自拔来归

14、所以,终此一生,无需歉语。只因妾为掌中花,君为托花人。得君来归,不至花落人亡两不知,相守有年,再无所求。青青的悠然

15、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

16、前陷交阯将吏苏佐等十七人自拔来归。九月戊戌,诏:"冬至日南郊,宜依故事设皇地只位。礼毕,别议方泽之仪以闻。"。

17、他与元明抚今追昔,百感交集,他在文中感叹:“蛮中九年,白头来归,而相见于此,访旧抚新,悲喜兼怀,其情有不胜言者矣!”。

18、更能体现李世民贵族气质是“怨女三千放出宫,死囚四百来归狱”。

19、前陷交阯将吏苏佐等十七人自拔来归。九月戊戌,诏:"冬至日南郊,宜依故事设皇地只位。礼毕,别议方泽之仪以闻。"。

20、杯酒失意何语狂,苦吟且称展愁殇。鱼逢浅岸难知命,雁落他乡易断肠。葛衣强作霓裳舞,枯树聊扬蕙芷香。落魄北来归蓬径,凭轩南望月似霜。倾泠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