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子


拼音sú zǐ
注音ㄙㄨˊ ㄗˇ


俗子

词语解释

俗子[ sú zǐ ]

⒈  俗人。

凡夫俗子。

mediocre person;

引证解释

⒈  指见识浅陋或鄙俗的人。

唐 牟融 《题朱庆馀闲居》诗之一:“白丁门外远,俗子眼前无。”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五:“若庸夫俗子,用金帛相购请,虽穷饿,掉头弗顾也。”
梁启超 《南海康先生传》第二章:“成童之时,便有志於圣贤之学,乡里俗子笑之。”
鲁迅 《南腔北调集·论翻印木刻》:“古之雅人,曾谓妇人俗子,看画必问这是什么故事,大可笑。”

国语辞典

俗子[ sú zǐ ]

⒈  凡俗的人。

《三国演义·第七五回》:「吾岂比世间俗子,惧痛者耶?」
《西游记·第一回》:「像貌清奇,比寻常俗子不同。」

分字解释


※ "俗子"的意思解释、俗子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无妨无妨!什么村长,只不过是村夫俗子罢了。

2、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

3、我们真的相信上帝真的会插手去帮助一个凡夫俗子恢复健康吗?

4、他真是一个凡夫俗子

5、一个人若是资质上佳,却整天游手好闲,拈花惹草,不务正业,那么他必将是庸夫俗子一个,即使他资质上乘。

6、在这个国家里,要是一个有荣誉,有头脑,那么一般凡夫俗子之辈都会鼓动如簧之舌来攻击他。

7、凡夫俗子中,有谁能摆脱“得失”二字呢?

8、流浪所以如此浪漫和令人向往,是因为只有少数人可以承担它的代价。它是一种高贵甚至残酷的享受,冷冷地高高地嘲弄着羁縻于物欲的凡夫俗子。江南

9、杨锦英轻笑,踌躇满志,别说小小的杨家,就连整个极西之地的武者,杨锦英皆视之为凡夫俗子,跳梁小丑,不堪造就。

10、小乔惹了麻烦,刚下楼,就不知怎的和人争吵起来,那人讲话粗俗,如此文明的城市人,讲起话来,像一个村夫俗子,嘴不饶人,满口村话。

11、四条妙语,精诚之言,给我们凡夫俗子多少可贵的启示!

12、白发苍颜,学术闻名,假扮贩夫俗子

13、望子成龙父母求,子不成龙反成虫;成龙成虫皆会有,劝君不必太强求;只要不是成害虫,子成益虫又何妨;世间常人随处有,凡虫俗子乐悠悠。

14、三藏法师心一沉,将那一页撕下,这些不能入俗子眼中,毕竟太惊世震俗,倘若传开一定会发生许多意想不到的事。

15、从某种意义上讲,他们似乎是宇宙人,同我们这些凡夫俗子形成了强烈而鲜明的对照。

16、镜不幸而遇嫫母,砚不幸而遇俗子,剑不幸而遇庸。

17、这个书名借用了英美近代诗坛祭酒艾略特的长诗,因为,笔者尝试淬取艾氏作品中跃动的意象,描绘一幅我等凡夫俗子也能感受的图景。

18、赢大却苟苟且且,缺乏主见,小了男儿气质和持家能力,是个迂腐庸俗的一界村夫俗子

19、月影花移春暖长,芳菲颜色尽人间。天净澄明昭日月,乾坤九州谱经纶。玉湖光影应紫霞,红梅灼颜披雪裳。俗子功名尘和土,江山千载论华章。西子情

20、确实!我们说到底也不过是凡夫俗子,只是比平常人多些奇淫技巧罢了!追求长生,就好比镜里观花、水中望月,可望而不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