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zhēng shū
注音ㄓㄥ ㄕㄨ
繁体徵書
⒈ 古代记载灾异征兆的纬书。
⒉ 指征召或征调的文书。
⒈ 古代记载灾异征兆的纬书。
引《后汉书·千乘贞王伉传》:“初,迎立 灵帝,道路流言 悝 恨不得立,欲钞徵书。”
⒉ 指征召或征调的文书。
引《后汉书·郎顗传》:“闻徵书到,夜县印綬於县廷而遁去。”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贤媛》:“汝父昔罢 豫章,徵书朝发夕至。”
唐 白居易 《策林三·议井田阡陌》:“於是生业相固,食力相济,其出财征也不待徵书而已平矣。”
明 刘基 《送李子庚之金陵》诗:“也知使者徵书急,莫厌轻舟出郭频。”
1、圣主垂衣雅好文,征书早染御炉熏。
2、书征书解便于官而不便于民,官倚书为包纳,书即视花户为产业,官坐享成功,而书之侵渔含混原剩加收流有不可胜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