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ǐnyán

谨严


拼音jǐn yán
注音ㄐ一ㄣˇ 一ㄢˊ

繁体謹嚴
词性形容词


谨严

词语解释

谨严[ jǐn yán ]

⒈  谨慎严密。

文章结构谨严。

careful and precise;

⒉  严肃;不苟且。

治学谨严。

serious;

引证解释

⒈  慎重严肃,一丝不苟。

《金史·后妃传下·睿宗贞懿皇后李氏》:“居 上京,内治谨严,臧获皆守规矩,衣服饮食器皿无不清洁。”
夏衍 《忆阿英同志》:“杏邨同志 是一个对人谦和,律己谨严的人。”

⒉  精细严密,无懈可击。

唐 韩愈 《进学解》:“《春秋》谨严,《左氏》浮夸。”
《新唐书·叛臣传上·仆固怀恩》:“怀恩 善战鬭,晓识戎情,部分谨严。”
宋 程洵 《锺山先生行状》:“晦庵 先生尝评之,以为笔力奔放而法度谨严,学者所难及也。”
夏丏尊 叶圣陶 《文心》三一:“(4)组--由于检点工夫的多少,分为谨严,疏放。”

⒊  严敬,十分敬重。

宋 苏轼 《赐太师文彦博辞免不拜恩命许批答》之二:“卿谨严朝廷,明君臣之分,以不拜为未安,礼之节也。”

国语辞典

谨严[ jǐn yán ]

⒈  谨慎细密。

唐·韩愈〈进学解〉:「春秋谨严,左氏浮夸。」
《三国演义·第九七回》:「内有一将郝超守把,深沟高垒,遍排鹿角,十分谨严。」

怠忽

分字解释


※ "谨严"的意思解释、谨严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治学谨严者,多半为人随和坦荡,“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永远不要让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的周老温文尔雅,处惊不变。

2、全曲意境深邃,大气磅礴,结构谨严

3、因为我们要去热带雨林我们不能不特别谨严

4、近体在情绪上比较冷静沉实,并且篇幅固定,章法谨严,本身就是一种具有节制性的诗体,适合这一时期诗人酬答创作的要求,因此才会被这些诗人所采用并逐步发扬光大。

5、某直属学校,该辖区一流学校、最高学府是也。素以校风谨严,校纪严明,秩序井然着称。

6、写文章有一条重要的原则,就是结构谨严,中心突出,不蔓不枝。

7、越是身份低的人,操守越是要谨严,不然,正是自取其辱。屠格涅夫

8、存养宜冲粹,近春温;省察宜谨严,近秋肃。

9、在艺术上,它以谨严和凝练的艺术特质,克服早期平民化诗歌的弊病,形成了一种坚实质朴的诗风。

10、金季以王重阳、马钰为代表的早期全真教,以虔诚的信仰,谨严的操守,不官不仕洁身自好的独立人格著称于世。

11、和真正的治学谨严学风。

12、在题材所限的范围内几乎达到形式上的完美无缺、处理方法谨严、注意时间和地点的统一,行文简洁而内涵很深。

13、宜静默,宜从容,宜谨严,宜俭约。李叔同

14、菲茨杰拉尔德的文笔谨严而优美.

15、芯片客户保持谨严,使得芯片供给商对于当前市场情况所知甚少.

16、记忆里,这位山水画家,宗宋元,钩勒精细,刻画谨严,用笔松秀灵逸,很文人气。

17、谨严选择网站背景、文本色彩。

18、从而,在一所学校,要实现这种改变,没有准确的指点思惟,不经由周密计划、体系斟酌、谨严推入是不能取得良好后果的。

19、没有,我工作长短常谨严的,并且我的共事也是异常勤恳的。

20、苏东坡散文中议论文汪洋恣肆,记叙文结构谨严,明白条畅,如《石钟山记》、《放鹤亭记》等与《赤壁赋》、《后赤壁赋》同为传诵名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