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白话诗白话诗的意思
báihuàshī

白话诗


拼音bái huà shī
注音ㄅㄞˊ ㄏㄨㄚˋ ㄕ

繁体白話詩

白话诗

词语解释

白话诗[ bái huà shī ]

⒈  打破旧诗格律用白话写成的诗——五四以后至1949年所用的称谓。

free verses in varnacular Chinese;

引证解释

⒈  “五四”以后称打破旧诗格律而用白话写成的诗。

《<刘半农诗选>自序》:“至于白话诗的音节问题,乃是我自从一九二〇年以来无日不在心头的事。”
洪深 《少奶奶的扇子》第三幕:“岂但像哲学家,更像新文学家做的白话诗。”

国语辞典

白话诗[ bái huà shī ]

⒈  诗体名。中国近代流行的一种诗体,流行于五四运动后,其特色除以白话为主外,也不遵守平仄、协韵的格律,完全不同于古时作诗的体例规则。颇为自由、活泼。

分字解释


※ "白话诗"的意思解释、白话诗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本文针对这一时期的白话诗,抛开它的具体含义,将其与旧体诗进行比较。

2、初期白话诗作为中国新诗的发端,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3、他认为,白话诗由于没有词藻来修饰,因此尤其应该表现真实的情绪。

4、在“诗体的大解放”旗帜引领下,白话诗的先驱们立志与古典诗歌“划清界限”,以使白话文取得正统地位。

5、白话诗语言欠精练,是与生俱来之病。

6、南社诗人是中国诗歌近代化历程中的一支生力军,其创作贯穿于“新学诗” 、“新派诗”、“歌体诗”、“白话诗”等诗歌近代化阶段,尤以“歌体诗”的探索成绩突出。

7、胡适早在1916年的白话诗。罗志田

8、(一)佛教的译经诸大师,用朴实平易的白话文体来翻译佛经,但求易晓,不加藻饰,造成一种白话的文体,佛寺禅门成为白话文与白话诗的重要发源地。

9、旧体或变体白话诗同新格律诗一起,构成白话格律诗的两个格局。

10、“白话诗”是对中国诗歌传统形式的背离,“第三代诗”是对中国诗歌传统内容的背离。

11、王梵志是唐初的白话诗人,他创作的数百首五言白话诗真实记录了唐代下层民众的生活和心态状况,展示了下层民众的鲜活的时代图景。

12、它不仅催生了五四时期中国的白话诗,更参与了30年代中国现代派诗的建构。

13、白话诗和新诗革命具有特殊的生成语境。

14、随后,作者利用这个场景,用这个古老的歌谣进行影射,创作了这一段白话诗,《出埃及记》14,在这段文字中的暗喻被文学化了。

15、意象主义诗歌原则帮助胡适诗学观点的形成,启动了中国现代白话文、白话诗的革命。

16、白话诗产生于“五四”时期欧风东渐之际。

17、五四以后,写白话诗的风气颇盛。我曾说过,一个青年,到了“怨黄莺儿作对,怪粉蝶儿成双”的时候,只要会说白话,好像就可以写白话诗。我的第一首情诗,题为。梁实秋

18、南社诗人是中国诗歌近代化历程中的一支生力军,其创作贯穿于“新学诗”、“新派诗”、“歌体诗”、“白话诗”等诗歌近代化阶段,尤以“歌体诗”的探索成绩突出。

19、凡称之为诗,都要有韵,有韵方能传达情感;现在白话诗不用韵,即使也有美感,只应归入散文,不必算诗。正如日本和尚娶妻吃肉,我曾说他们可称居士,何必称作和尚呢?

20、它不仅催生了五四时期中国的白话诗(造 句网),更参与了30年代中国现代派诗的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