币帛

词语解释
币帛[ bì bó ]
⒈ 缯帛。古代用于祭祀、进贡、馈赠的礼物。
⒉ 泛指财物。
引证解释
⒈ 缯帛。古代用于祭祀、进贡、馈赠的礼物。
引《墨子·尚同中》:“其祀鬼神也……珪璧、币帛,不敢不中度量。”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纸钱》:“按古者享祀鬼神,有圭璧、币帛,事毕则埋之。后代既寳钱货,遂以钱送死。”
宋 周必大 《二老堂诗话·记赵梦得事》:“币帛不为服章,而以书字,上帝所禁。”
⒉ 泛指财物。
引《左传·襄公八年》:“敬共币帛,以待来者,小国之道也。”
晋 葛洪 《抱朴子·弭讼》:“今可使诸争婚者,未及同牢,皆听义絶,而倍还酒礼归其币帛。”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五本第三折:“又不曾执羔雁邀媒,献币帛问肯。”
国语辞典
币帛[ bì bó ]
⒈ 币,财币。帛,绸缎等丝织品。币帛泛指古人餽赠所用的礼物。
引《左传·襄公八年》:「敬共币帛,以待来者,小国之道也。」
《国语·楚语下》:「龟、珠、角、齿、皮、革、羽、毛,所以备赋,以戒不虞者也。所以共币帛,以宾享于诸侯者也。」
分字解释
※ "币帛"的意思解释、币帛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掠马骡为上功,次军仗,次币帛衣服,次珍宝。
2、严肃的雅乐演奏之后,神官稻叶久雄献上日本天皇给的币帛料并诵读祝词。
3、诸营较所获,马骡者上赏,弓夭铅铳者次之,币帛又次之,珠玉为下。
4、“币帛”时,公婆一般还象征性地给儿媳一些钱,用于蜜月旅行等。
5、至于以后汉朝使臣再前往西域,都必须带足丝绸,当作旅费,因为西域人都认丝绸,“非出币帛,不得食,不市畜,不得骑用”。
6、使者奉束帛加璧,上堂面朝东代表自己的国君致词,并向国君赠送币帛。
7、从《诗论》简文中可以看出,孔子通过《诗·鹿鸣》体悟到“币帛”在礼仪中的重要作用;并且由此而看出“民性”所固有的对于和谐的追求。
8、于是摆设出币帛祭物,书写简策,向二龙祷告,二条龙不见了,留下了唾液。
相关词语
- bù bì布币
- yín bì银币
- kuāng bì筐币
- qìng bì庆币
- huò bì货币
- shēng bì生币
- bì yù币玉
- guī bì圭币
- bēi bì杯币
- gǎng bì港币
- bì jī币赍
- bì mǎ币马
- fù bì赋币
- xià bì下币
- fāng bì方币
- tōng bì通币
- qiǎn bì遣币
- chāo bì钞币
- jiā bì嘉币
- shū bì书币
- màn bó曼帛
- jiǎn bó简帛
- yù bó玉帛
- zhǐ bó纸帛
- yàn bó雁帛
- yī bó衣帛
- liàn bó练帛
- pǐ bó疋帛
- bēn bó贲帛
- jīn bó金帛
- gǔ bó谷帛
- zhān bó旃帛
- nà bó衲帛
- xiào bó孝帛
- dà bó大帛
- bó tú帛图
- xūn bó纁帛
- gé bó ér隔帛儿
- bì bó币帛
- qiū bó秋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