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zǐ xíng
注音ㄗˇ ㄒ一ㄥˊ
⒈ 刻版印行。亦泛指出版。
⒈ 刻版印行。亦泛指出版。
引明 文徵明 《题张企斋备遗补赞》:“故革除遗事,备遗録次第梓行。”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论文上·斅艺斋文》:“全书未能梓行,特载於此。”
林纾 《致蔡元培函》:“书未梓行,无从拜读。”
1、晚明的插图本,不管梓行数量还是质量都远超前代,具有极高的文本价值和审美价值。
2、书名页刻有“光绪戊寅年新镌”、“好友堂梓行”等字样。
3、那是在琉璃厂一家书店里,看到一部由郑燮本人手书上版、倩金陵名刻工司徒文膏梓行的板桥诗文集,因为已是后印,价钱还不算很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