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抚

词语解释
镇抚[ zhèn fǔ ]
⒈ 安抚。
⒉ 偏指安抚。
⒊ 南宋初在金、伪齐接壤的淮南、京东西、湖南北诸路分置的特别行政区。其长官为镇抚使,其官署称镇抚使司。
⒋ 元万户府及都威卫使司所属掌理军匠的镇抚司(所)之长官。
引证解释
⒈ 安抚。
引《左传·昭公十五年》:“诸侯之封也,皆受明器以镇抚其社稷。”
《史记·淮阴侯列传》:“因请立 张耳 为 赵王,以镇抚其国, 汉王 许之。”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慕贤》:“张延雋 之为 晋州 行臺左丞,匡维主将,镇抚疆埸,储积器用,爱活黎民,隐若敌国矣。”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事始》:“薛铁山 死,州民无主,虑不逞者为变。故 罕之(李罕之 )专命镇抚,取王裁旨。”
沈从文 《从文自传·我所生长的地方》:“只由于两百年前 满 人治理 中国 土地时,为镇抚与虐杀苗族,派遣了一队戍卒屯丁驻扎,方有了城堡与居民。”
⒉ 偏指安抚。
引《左传·襄公十年》:“向戌 辞曰:‘君若犹辱镇抚 宋国,而以 偪阳 光啟寡君,羣臣安矣,其何貺如之?’”
《汉书·高帝纪上》:“汉王 如 陕,镇抚 关 外父老。”
颜师古 注:“镇,安也;抚,慰也。”
⒊ 南宋 初在 金 、伪 齐 接壤的 淮南、京东 西、湖南 北 诸路分置的特别行政区。其长官为镇抚使,其官署称镇抚使司。参阅《宋史·职官志七》。
引宋 叶适 《上殿札子》:“夫徒鉴 五代 之致乱而不思 靖康 之得祸,故 李纲 请裂 河南 为藩镇, 范宗尹 尝割边面为镇抚,皆随以废格。”
⒋ 元 万户府及都威卫使司所属掌理军匠的镇抚司(所)之长官。
引《元史·百官志五》:“﹝左都威卫使司﹞镇抚所,镇抚二员,都目一员……﹝右都威卫使司﹞镇抚司,镇抚二员,都目一员。”
《元史·百官志七》:“﹝万户府﹞镇抚司,镇抚二员, 蒙古、汉 人参用。”
国语辞典
镇抚[ zhèn fǔ ]
⒈ 使安定并抚恤之。
引《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国君是以镇抚其民。诗曰:『人之云亡,心之忧矣。』」
《三国演义·第六五回》:「四十一州地面,分兵镇抚,并皆平定。」
分字解释
※ "镇抚"的意思解释、镇抚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昨东学党之事,满清氏实阴煽之而阳名镇抚,破天津之约,派兵朝鲜,以遂其阴谋也。
2、他们或被安置在辽东,被唐朝廷利用来镇抚亡国之民,或作为番将,凭军功辗转进入禁军系统。
3、毛镇抚还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啊。
4、朝臣纷纷上书,指责锦衣卫恣意妄行,甚至有人负气地说:“朝廷专任镇抚司,三法司可以空曹,刑官成为冗员。
5、虽然韩胤和张勋有隙,但是毕竟张勋和韩胤同是袁术任命前来镇抚襄阳的官员,万一张勋死了,韩胤必然会背上杀害同僚背主求荣的骂名。
6、恰巧那个时刻,官拜五品锦衣卫镇抚的刘三红被锦衣卫指挥使卜鹰派往靖海卫密查暗访,寻找对朝廷有非议的官员以上报朝廷。
7、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遂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焉。
8、这一次典礼上锦衣卫也有亮点,钱谷千户成为南京北镇抚司镇抚。
9、回到京师之后,王力去镇抚司衙门交卸了差事,没过几天就病倒了,王通请来的郎中看过之后,直接下了不治之症的判断,而且三位郎中都是这么说。
10、遂于镇抚司绑发西市,寸寸脔割之。
11、刑法有创自有明,不衷古制者,廷杖、东西厂、锦衣卫、镇抚司狱是已。
12、当夏易一行忐忐忑忑抵达羌族领地时却得到羌人热情的款待,羌人首领们迫不及待的献上前任镇抚使遗落下的部落名册。
13、说完这些敷衍搪塞的话,见记者暂且得着了镇抚,才摆脱纠缠去干正事。
14、诸侯王王禅孟夏出畋于益州,省宪祖饯于郊,王饮公酒,因言曰:天子以王仁爱,命镇抚边陲,今二麦将登,游猎非时。
相关词语
- zhèn dìng镇定
- jìng zhèn静镇
- hòu zhèn后镇
- zhèn shǒu镇守
- xióng zhèn雄镇
- zhèn sú镇俗
- zhèn jí镇辑
- zhèn lóu镇楼
- bā zhèn八镇
- yù zhèn玉镇
- zhèn tòng镇痛
- zhǐ zhèn纸镇
- lián zhèn廉镇
- jìn zhèn进镇
- zhèn diàn镇店
- huán zhèn环镇
- jiē zhèn街镇
- hái zhèn还镇
- xiǎo zhèn小镇
- xiāng zhèn乡镇
- fǔ jūn抚军
- fǔ jì抚迹
- fǔ gū抚孤
- fǔ chén抚尘
- fǔ niàn抚念
- xún fǔ巡抚
- dú fǔ独抚
- fǔ biān抚边
- fǔ xù抚恤
- fǔ dìng抚定
- fǔ zhì抚治
- ài fǔ爱抚
- fǔ nòng抚弄
- fǔ jū抚鞠
- fǔ biāo抚标
- fǔ jié抚结
- fǔ fǒu抚缶
- fǔ bèi抚背
- fǔ jiē抚接
- fǔ yú抚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