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抚

词语解释
巡抚[ xún fǔ ]
⒈ 古代官名,明代指巡视各地的军政、民政大臣,清代指掌管一省军政、民政的官员。
英imperial inspector; provincial governor;
引证解释
⒈ 巡察安抚。
引汉 班固 《车骑将军窦北征颂》:“亲率戎士,巡抚疆城。”
《北齐书·后主纪》:“是月,以水涝遣使巡抚流亡人户。”
《明史·太祖纪三》:“乙丑,皇太子巡抚 陕西。”
⒉ 官名。 明 洪熙 元年始设巡抚专职。 清 为省级地方政府长官,总揽全省军事、吏治、刑狱、民政等,职权甚重。
引《明史·宣宗纪》:“大理卿 胡概 、参政 叶春 巡抚南畿 浙江,设巡抚自此始。”
《儿女英雄传》第十八回:“朝廷见他强干精明,材堪大用,便放了 四川 巡抚。”
《清史稿·职官志三》:“巡抚,掌宣布德意,抚安齐民,修明政刑,兴革利弊,考覈羣吏,会总督以詔废置。”
⒊ 指任巡抚之职。
引清 阮元 《小沧浪笔谈》卷三:“﹝ 乾隆 ﹞五十九年, 毕秋帆 先生奉命巡抚 山东。”
国语辞典
巡抚[ xún fǔ ]
⒈ 巡视安抚。
引汉·班固〈窦将军北征颂〉:「亲率戎士,巡抚疆域。」
《晋书·卷四十六·刘颂传》:「咸宁中,诏颂与散骑郎白褒巡抚荆、扬。」
⒉ 职官名。明代始设,职责为代天子巡视天下。至清朝则以巡抚为省级地方政府的长官,总揽一省的军事、吏治、刑狱、民政等。
分字解释
※ "巡抚"的意思解释、巡抚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明清两代时,叫院东街,随着巡抚衙门成为山西军政府的首脑机关都督署,于是地名改为“都督府东街”。
2、他中了进士后,步步登高,不久,就当了巡抚。
3、等王聚奎巡抚大人带领人马赶到的时候,只能看到垂头丧气的刘熙柞,而朱慈??,早就不见了踪迹。
4、史料载徐潮于河南巡抚任满奉调离辕之日,百姓沿路“号泣攀车卧辙者数百里不绝”。
5、大略说,革老丢吕西亚,请巡抚腓力斯大人安.
6、南京尚书范济世、张朴,总督、尚书黄运泰、郭尚友、李从心,巡抚、尚书李精白等。
7、1861年太平军攻克杭州后,由曾国藩疏荐任浙江巡抚,督办军务。
8、随即梁修身对众人做了安排,然后第二日就带着司马亮、雷鸣和王传春就去了太原府对山西巡抚、太原知府、太原总兵宣旨,并且在山西巡抚的后衙推杯换盏。
9、巡抚大人英明,实乃本省人民之福。
10、王兄弟,你我江湖上道义之交,兄弟自不能欺骗你,小弟北道南来全为前湖北巡抚俞门逃眷……
11、接着,又有人揭发山东巡抚准泰在追究伪奏稿一事时有失职和拖延,旋即被乾隆皇帝革职拿问,调河南巡抚鄂容安接替其职。
12、转眼间七月已经到了,旧江西巡抚离任,早早到了广信府准备交割印信,卸任出境,一大批官员前往广信府欢送,并迎接新上任的巡抚潘季驯。
13、这是居里扭作叙利亚巡抚的时候,头一次行报名上册的事.
14、因自己的仆众无多,又无公馆,当时在寓中穿了朝服,乘坐大轿,遮前拥后,来至巡抚衙门,卸在大堂,升了公座,命巡抚差官,到里面请印。
15、倘若这话被巡抚听见,有我们劝他,保你们无事。
16、宣德年间,江南巡抚周忱首创济农仓。
17、所以近七八年来,历任巡抚者引以为戒,不敢委他事情。
18、守仁已病甚,疏乞骸骨,举郧阳巡抚林富自代,不俟命竟归。
19、最先见成效的还是制皂厂,虽然告诉巡抚大人的是制造硫磺皂,但厂里也不会只是制造单一的产品。
20、于是窥探耶稣,打发奸细装作好人,要在他的话上得把柄,好将他交在巡抚的政权之下。
相关词语
- xún shì巡士
- xún dīng巡丁
- xún yán巡盐
- xún zuǒ巡佐
- xún yíng巡营
- suō xún梭巡
- xún chuò巡绰
- xún shǔ巡属
- xún zhì巡迣
- xún zú巡卒
- dāng xún当巡
- xún chuán巡船
- xún yí巡仪
- shí xún时巡
- xún yù巡御
- xún yuàn巡院
- xún dū巡督
- gēng xún更巡
- jiē xún街巡
- xún yǒng巡勇
- fǔ jí抚戢
- fǔ mín抚民
- fǔ huái抚怀
- fǔ yù抚喻
- fǔ wèi抚慰
- fǔ zhèn抚镇
- fǔ zhēng抚征
- fǔ gōng抚躬
- fǔ yù抚毓
- fǔ bīng抚兵
- dú fǔ独抚
- fǔ jū抚鞠
- àn fǔ案抚
- fǔ gū抚孤
- fǔ yuè抚悦
- fǔ jí抚集
- fǔ cún抚存
- fǔ cáng抚藏
- fǔ níng抚宁
- fǔ niàn抚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