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吊民伐罪吊民伐罪的意思
diàomínzuì

吊民伐罪


拼音diào mín fá zuì
注音ㄉ一ㄠˋ ㄇ一ㄣˊ ㄈㄚˊ ㄗㄨㄟˋ

成语解释 吊民伐罪

繁体弔民伐罪
词性成语


吊民伐罪

词语解释

吊民伐罪[ diào mín fá zuì ]

⒈  征讨有罪者以抚慰百姓。

吊民伐罪,周发殷汤。——《千字文》

punish the tyrant and comfort the people; console the people and punish the wicked;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吊民伐罪”。慰问受害的百姓,讨伐有罪的人。

《宋书·索虏传》:“兴云散雨,慰大旱之思;弔民伐罪,积后己之情。”
后蜀 何光远 《鉴诫录·陪臣谏》:“臣伏闻自古帝王,省方巡狩,弔民伐罪。”
太平天囯 洪仁玕 《二月下浣军次遂安城北吟于行府》:“弔民伐罪归来日,草木咸歌雨露恩。”
鲁迅 《且介亭杂文·“以眼还眼”》:“将来呢……更未必有人因《哈孟雷特》而责 莎士比亚 的迷信一样,会特地吊民伐罪。”
亦省作“弔伐”。 《晋书·慕容垂载记》:“弔伐之义,先代常典。”
前蜀 杜光庭 《莫庭又为张副使命甲子醮词》:“人不告劳,物无失所,益振貔貅之势,佇成弔伐之功。”
《明史·陶安传》:“应天顺人,以行弔伐,天下不足平也。”

国语辞典

吊民伐罪[ diào mín fā zuì ]

⒈  征讨有罪的人,以抚慰百姓。》周书·卷四八·萧詧传》:「今魏虏贪惏,罔顾吊民伐罪之义,必欲肆其残忍,多所诛夷。」也作「伐罪吊民」。

《宋书·卷九五·索虏传》:「兴云散雨,慰大旱之思,吊民伐罪,积后己之情。」

除暴安良

犯上作乱

分字解释


※ "吊民伐罪"的意思解释、吊民伐罪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中山先生吊民伐罪,领导革命,终于推翻了千年来的封建主义。

2、四海臣庶,奉天承运,咨尔姬发,乃值商纲之季,德坠政衰,既生民涂炭,奉天命所归,吊民伐罪,拯溺亨屯,上应天心,下合人意,理合代商而有天下,率德以司北辰。

3、于是,这老先生写了篇骈体文,咿咿呀呀的,满是“仁义之兵,吊民伐罪”之类的好话,大家觉得水平挺高,就送上来了。

4、即或吊民伐罪、镇压不臣,大军征战亦可因此而得邮路之便利,迅速调遣。

5、他们认为拯民于水火之中,吊民伐罪,为仁政开辟道路的战争是正义的,是“诛”违背仁义道德不义之事的正义之举。

6、天下尽已归周,纣王亡在旦夕,何况你这弹丸之地,敢抗拒吊民伐罪之师!

7、李天顺无道,勾结蛮族,侵我魏国国土,本侯吊民伐罪,被迫攻打平城。

8、为救万民,吾奉天命,吊民伐罪,所到之处,人民拥护,焚香相迎。

9、丞相兴仁义之兵,吊民伐罪,官渡一战,破袁绍百万之众,正应当时殷馗之言,兆民可望太平矣。

10、想我大周自高祖皇帝吊民伐罪代燕而立,历代君王无不励精图治、雄霸一时。

11、周武王吊民伐罪,推翻了商纣王的统治,建立了周朝。

12、你这孽障!姜子牙奉玉虚符命,扶助圣主,戡定祸乱,拯溺救焚,吊民伐罪,你为何反起狼心,你助恶为虐!犯下弥天大最。

13、明面上的大义是——曹操东征徐州,是奉天子明诏,伸张大义,铲除凶逆,吊民伐罪

14、尔等罪不容诛,故上天遣我军前来吊民伐罪

15、朕顺天应时,吊民伐罪,锐师席卷,永清海内。

16、楚王欲集结重兵,吊民伐罪以吞三国。

17、吊民伐罪是干涉主义的最高境界.美国需要与时俱进,事实上的确如此,美国版的吊民伐罪就是 “威尔逊主义” ,不过是一个大大缩水的吊民伐罪

18、今大王行吊民伐罪之师,正代天以彰天讨,救民于水火。

19、北伐中原,吊民伐罪,以三民主义统一中国,乃国父未竞之事业。

20、*弯动乱已有很久,天地会首领林爽文等刁民正是抓住一些贪官污吏的弱点,抵瑕蹈隙,打起吊民伐罪的旗号闹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