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ān

祭天


拼音jì tiān
注音ㄐ一ˋ ㄊ一ㄢ

祭天

词语解释

祭天[ jì tiān ]

⒈  祭祀天神,祭祀上天。祭天是古代的重大祭祀,各少数民族也多有各不相同的祭天仪式。

引证解释

⒈  祭祀天神,祭祀上天。祭天是古代的重大祭祀,各少数民族也多有各不相同的祭天仪式。

《公羊传·僖公三十一年》:“鲁 郊何以非礼?天子祭天,诸侯祭土。”
何休 注:“郊者,所以祭天也。天子所祭,莫重于郊。”
《汉书·霍光金日磾传赞》:“本以 休屠 作金人为祭天主,故赐姓 金氏 云。”
《仪礼·丧服》“天子及其始祖之所自出” 汉 郑玄 注:“及始祖之所由出,谓祭天也。”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四》:“汉 世祭天於其上,名之为 皇天原。”
《云南通志·爨蛮》:“民间皆祭天,为臺三阶以祷。”
《中国民间故事选·人类迁徙记》:“举行一次极其隆重的祭天。”
原注:“祭天,是 纳西 族隆重的仪式。时间是正月和七月,正月叫大祭天,七月叫小祭天。”

国语辞典

祭天[ jì tiān ]

⒈  祭祀上天。为古代的大祭之一。

《公羊传·僖公三十一年》:「天子祭天,诸侯祭土。」
《汉书·卷六八·霍光等传·赞曰》:「本以休屠作金人为祭天主,故因赐姓金氏云。」

分字解释


※ "祭天"的意思解释、祭天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伊稚斜只是简单的点点头,话题却转到了祭天金人的身上。

2、的修为祭天地神明而后释放潜能置之死地而后生的一种术法。

3、载伏罪己,祭天剑云麓诛杀巫辰,更以本源之力起幽冥之印将巫辰之魂封于弥山,然凡间万般邪念已起,再无挽回之可能。

4、十四日戊申,皇帝一路长途跋涉,回銮京城,准备冬至祭天大典。

5、为了不让刑天之铠外流异族之手,后焓将它穿着进了坟墓,并在祭天金人上留下印记,期待有缘又有为的大夏子孙最终找到这幅铠甲。

6、中国古人的祭天与祀祖是密切地缠裹在一起的。

7、在明清天坛祭天大典中所演奏的音乐称中和韶乐。

8、寒冷腊节炉火红,红红粥汁热辣情。情深意长友谊联,亲情友情爱无限。炮竹一声邪魔逃,辣粥抛洒祭天地。幸福围绕你我他,平安吉祥过腊节。愿你健康!

9、到了第二日,天翎子在青城山最高峰进行祭天大会。

10、“皇帝”亲临含元殿,百官齐列,雅乐频奏,仪仗威严,与众臣共同祭祖祭天,祈求来年风调雨顺。

11、鲁国的季氏执掌大权后,不知天高地厚,也到泰山去祭天,着实被孔子讥笑了一番。

12、据宋《淳佑临安志辑逸》记载,公元921年,吴越王钱镠在天真山上的天真院,建祭天郊台,又称登云台,并在灵化洞石壁上题字,题的就是这段文字。

13、人,以天为命,遇事求神问卜,遭难供物祭天

14、天坛,其字面意思为祭坛,位于北京市中心东南部,隶属崇文区,是一座复杂的道教建筑。天坛是中国古代明、清两朝历代皇帝祭天之地。

15、在灵台上祭天礼地的主要是胡巫,这喻示了“胡巫”可能是沟通周人与西北游牧民族“天”神信仰的“使者”。

16、而在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现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这天过节庆贺。

17、主祭人身着汉服手执酒杯,祭天、祭地、祭彭祖,求风调雨顺,幸福安康。

18、本书讲述了霍去病率八百御林骁骑点金脉,取金心,灭匈奴,屠祭天金人等勇悍激烈的耀眼传奇。

19、望天台望天台坐落在北固山西北的山颠上,这里曾是元末方国珍设坛祭天的地方。

20、天坛圜丘这里是皇帝举行冬至祭天大典的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