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ōujùn

州郡


拼音zhōu jùn
注音ㄓㄡ ㄐㄨㄣˋ

州郡

词语解释

州郡[ zhōu jùn ]

⒈  州和郡,均为古代行政区。

累官故不失州郡。——《资治通鉴》

state and prefecture;

引证解释

⒈  州和郡的合称。亦泛指地方上。

汉 班固 《西都赋》:“与乎州郡之豪杰,五都之货殖,三选七迁,充奉陵邑。盖以强干弱枝,隆上都而观万国也。”
《后汉书·王龚传》:“永和 元年,拜太尉。在位恭慎,自非公事,不通州郡书记。”

⒉  指州郡的长官。

汉 蔡邕 《郭有道碑文》:“州郡闻德,虚己备礼,莫之能致。”
唐 刘知几 《史通·世家》:“至於 汉 代则不然,其宗子称王者,皆受制京邑,自同州郡。”

国语辞典

州郡[ zhōu jùn ]

⒈  旧时地方行政区域州和郡的合称。

《文选·陈琳·为袁绍檄豫州》:「州郡各整戎马,罗落境界,举师扬威,并匡社稷。」

分字解释


※ "州郡"的意思解释、州郡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造句


1、又让家中父兄子弟出任州郡高管,这些人**不通,只知用手上的权利残害百姓,贪暴胡为。

2、他安插亲信于宫卫,监窥宫中巨细;对州郡上贡进物,先挑上品,次品留给桓帝;大造第舍园囿,穷奢极欲;每天受贿接礼不计其数。

3、新版《三国》中的刘备(于和伟饰)(20张)灵帝末,黄巾起,州郡各举义兵,先主率其属从校尉邹靖讨黄巾贼有功,除安喜尉。

4、北魏末年和北齐时期,州郡僚佐大多由吏部铨授,但州郡长官自署僚佐的制度并未废除。

5、现在暂时阿洛哈。下周我们会继续告诉你更多美国州郡的别名。

6、高洋在诏书中将州郡膨胀主要归罪于豪家大族,不能不说是别有用心的,显示了高氏政权与豪右的对立态势,高洋以此为借口打击豪右的用意也昭然若揭。

7、刘繇、王朗,各据州郡,论安言计,动引圣人,群疑满腹,众难塞胸;今岁不战,明年不征,使孙策坐大,遂并江东:此臣之未解二也。

8、因缘请托,各立州郡,离大合小,公私烦费,丁口减于畴日,守令倍于昔时,且要荒向化,旧多浮伪,百室之邑,遽立州名,三户之民,空张郡目,循名督实,事归焉有。

9、撒旦尼亚系统:造物通常被划分成不同单元以进行管理,就像一个世界拥有国家,州郡,县和市。

10、计吏,州郡掌簿籍并负责上计的官员,也指考察考核官员。

11、本文拟从郡县归属失考、郡县名称失考、误引文献、诸州郡县置废失考、侯国建置失考等五个方面例举其误谬所在,从而为学界更好的利用此书提供某种帮助。

12、散布在东南州郡山区的山越人,阻险割据,甚至北联曹魏,反对孙权势力向南方内地扩张。

13、顾雍长大后,经由州郡表荐,在他弱冠时就做了合肥小县的县长,后转任娄县、曲阿、上虞,都有治绩。

14、隋代罢九品官人法,同时废置州郡长官辟除僚佐的旧制,“自是海内一命以上之官”咸归“吏部所掌”。

15、董伯作为一个常年游走西凉和益州的马贩,自然清楚孟获在益州郡的地位。

16、治理州郡为本,攻取西方诸郡为辅,弭乱北方使其处于混战,天下可定矣!

17、曹操首起义兵后不久,东郡太守桥瑁诈作三公移书与州郡,关东诸侯响应并推袁绍为盟主。

18、很多漕仓是州郡大仓和转运仓,也为可能发生的军事活动储备和调配军粮。

19、龟到职,州郡重足震栗,省息经用,岁以亿计。

20、州郡民是国家直接统治的民户,户籍登录的主要对象是州郡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