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óngxiàn

红线


拼音hóng xiàn
注音ㄏㄨㄥˊ ㄒ一ㄢˋ

繁体紅線
词性名词

红线

词语解释

红线[ hóng xiàn ]

⒈  亦作“红线”。

⒉  红色丝线。

⒊  传说中的唐代女侠名。原系潞州节度使薛嵩的青衣,后掌笺表,号内记室。时魏博节度使田承嗣将并潞州。嵩日夜忧闷,计无所出。红线乃夜到魏郡,入田寝所,盗床头金盒归,以示儆戒。嵩复遗书承嗣,以金盒还之。承嗣遣使谢罪,愿结姻亲。红线也辞去,不知所终。见唐袁郊《甘泽谣·红线》。

⒋  俗谓男女婚姻多系前定,仿佛有红线暗中牵系。因以称缔结婚姻或媒约。

⒌  借指聘礼。

⒍  喻指贯穿始终的正确思想。

引证解释

⒈  亦作“红线”。

⒉  红色丝线。

唐 白居易 《红绣毯》诗:“染为红线红於蓝,织作披香殿上毯。”

⒊  传说中的 唐 代女侠名。原系 潞州 节度使 薛嵩 的青衣,后掌笺表,号内记室。时 魏博 节度使 田承嗣 将并 潞州。嵩 日夜忧闷,计无所出。 红线 乃夜到 魏郡,入 田 寝所,盗床头金盒归,以示儆戒。 嵩 复遗书 承嗣,以金盒还之。 承嗣 遣使谢罪,愿结姻亲。 红线 也辞去,不知所终。见 唐 袁郊 《甘泽谣·红线》。

明 陆采 《明珠记·写诏》:“红线 至 魏博 而偷盒,止却反谋。”
清 赵翼 《美人风筝》诗之六:“挽住尚烦 红线 手,倦飞或坠 緑珠 楼。”

⒋  俗谓男女婚姻多系前定,仿佛有红线暗中牵系。因以称缔结婚姻或媒约。

《三侠五义》第四回:“据老夫看来,并非妖邪作祟,竟为贤契作红綫来了。”
川剧《柳荫记》第五场:“才貌两双全,命我牵红线,员外定喜欢!”

⒌  借指聘礼。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第三折:“休傒倖,不要你半丝儿红綫,成就了一世儿前程。”

⒍  喻指贯穿始终的正确思想。见“红綫”。

郭沫若 《奴隶制时代·<侈靡篇>的研究》:“特别是戡天的思想,即是控制自然界使为人类服务的那种主张,这是《荀子·天论篇》的特色,也是在《侈靡篇》中贯穿着的一道红线。”
秦牧 《长街灯语·一九七九年的晨钟》:“‘实事求是’四个字出现了很多次,实际上,它也的确像一根红线一样,贯串于整份公报之中。”

国语辞典

红线[ hóng xiàn ]

⒈  红色的丝线。

唐·白居易〈新乐府·红线毯〉:「拣丝练线红蓝染,染为红线红于蓝。」

⒉  俗谓男女婚姻关系的发生,是命中注定的,好像冥冥之中有条红线牵系著。

⒊  唐袁郊传奇小说《红线传》中的人物。为潞州节度使薛嵩家婢女,通经史。

英语red line

德语roter Faden (S)​

法语ligne rouge

分字解释


※ "红线"的意思解释、红线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红线显示了登月舱的实际位置,蓝线显示了雷达度量的位置。

2、在全面清仓查库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库存月报制度,构建库存红线预警制度,紧贴部队需求。

3、红线还是蓝线?

4、我们还要不断念好法纪宣传教育的“紧箍咒”,让党员干部绷紧“严守规矩”的内心红线

5、脸上的红线只是一条而已。

6、你们两个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谢天谢地,我不用再牵红线了……现在换你了。

7、红线女是一位创造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的现代粤剧大师。

8、任何人,只要僭越党纪国法的红线,就有可能被“回马枪”指住咽喉,一招毙命。

9、邓相超认为,将“显山露水”的理念落到实处,政府应给济南市区及周边的山体画上红线,任何开发项目不能突破红线,突破者就要受到法律法规严厉制裁。

10、巴西也回到红线以内(如图),尽管他的商品输出有着创纪录的高价。

11、梦里梦到醒不来的梦,红线里被软禁的红。陈奕迅

12、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层层落实责任,坚决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

13、如果把蓝线和红线加一起,得到直线。

14、所谓姻缘的红线是要两个人共同编织的。只有在两人牵手走到最后,其中一方死去时,这条红线才算完成,他们才算是真正被牵到一起了。东野圭吾

15、已分配的CPU(红线)。

16、目前,我国耕地总面积已逼近18亿亩红线,现在的“农保田”就是“保命田”。

17、压力表上的指针甚至摆动到了红线外面。

18、以反面典型为镜鉴,就是坚持崇高的信仰,始终做到心中有红线

19、他们走后,她遂把那根朱红线系在她的窗户上。

20、红线女又重唱了起来,但陆素茹却没有跟着红线女唱下去,她蹭脱浅口皮鞋,扭转身躯,把双脚提到座位上,拉过抱枕垫着躺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