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lǐ guān
注音ㄌ一ˇ ㄍㄨㄢ
⒈ 治狱之官。
⒈ 治狱之官。
引《后汉书·陈宠传》:“及为理官,数议疑狱。”
《北齐书·循吏传·苏琼》:“理官忌惮,莫敢有违。”
宋 洪迈 《夷坚志补·闻人邦华》:“吏以告理官,遣还家,半日死。”
《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三:“家父做了 宣德府 理官,殁於任所。”
清 龚自珍 《乙丙之际箸议第六》:“礼官之后为名家 邓析子 氏、 公孙龙 氏,理官之后为法家 申 氏、 韩 氏。”
⒈ 职官名。治理狱讼的官吏。
引《汉书·卷三〇·艺文志》:「法家者流,盖出于理官,信赏必罚,以辅礼制。」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三》:「崔生告诉道:『家父做了宣德府理官,殁于任所。』」
1、但是如果由我给管理官建议的话,他又觉得我越俎代庖,不专注本职工作了。
2、家世掌法,务在宽平,及典理官,决狱断刑,多依矜恕,乃条诸重文可从轻者四十一事奏之,事皆施行,著于令。
3、原来教坊司隶属礼部,设左右韶舞、左右司乐各一人,这地方可不只是管理官妓,教坊司是朝廷的礼乐机构,宫廷各项大礼需要的音乐歌舞同样需要教坊司负责。
4、理官莫如平,临财莫如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