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hǎi bó
注音ㄏㄞˇ ㄅㄛˊ
⒈ 海船。特指外国船。
⒈ 海船。
引《梁书·王僧孺传》:“﹝ 南海郡 ﹞海舶每岁数至。”
唐 白居易 《送客春游岭南二十韵》:“牙檣连海舶,铜鼓赛江神。”
《清史稿·食货志一》:“以及创铁路,改邮传,设电局,通海舶。”
⒉ 特指外国船。
引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四》:“海舶,外国船也。每岁至 广州、安邑,师子国 船最大。”
陈毅 《广东》诗:“海舶百年来祸患,謫人歷代富篇章。”
1、南宋末年,上海港已是“人烟浩穰,海舶辐辏”,此时始有“上海镇”。
2、一艘海舶以一二百人计,东南沿海地区20多处外贸港口,若有二三百艘海舶,每年有3至6万人放洋赴蕃,再加上为数众多的“带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