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ān

补天


拼音bǔ tiān
注音ㄅㄨˇ ㄊ一ㄢ

繁体補天

补天

词语解释

补天[ bǔ tiān ]

⒈  古代神话传说,女娲炼石补天。道家养生之法。

引证解释

⒈  古代神话传说, 女娲 炼石补天。参阅《列子·汤问》。

《淮南子·览冥训》:“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於是 女媧 鍊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鼇足以立四极。”
后遂用作典故。亦常以喻挽回世运。 南朝 梁 陆倕 《新漏刻铭》:“业类补天,功均柱地。”
《旧唐书·音乐志一》:“高祖 缩地补天,重张区宇,反魂肉骨,再造生灵。”
宋 黄庭坚 《和邢惇夫秋怀》之八:“许国输九死,补天鍊五色。”
清 屈复 《题元遗山<论诗>后》诗:“今古寧无炼石手,补天原不用金针。”

⒉  道家养生之法。

宋 俞琰 《席上腐谈》卷上:“养生之法,潜神内视,则五臟之气聚于丹田。自丹田熏烝,达于脑中。脑为 崑崙,居上象天。补天即《黄庭经》所谓填脑;所谓子欲不死,修 崑崙 是也。”

国语辞典

补天[ bǔ tiān ]

⒈  修补天空。

如:「女娲补天」。

⒉  以人力弥补自然。比喻挽回世运。

《旧唐书·卷二八·音乐志一》:「高祖缩地补天,重张区宇,反魂肉骨,再造生灵。」

分字解释


※ "补天"的意思解释、补天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弟子质虽粗蠢,性却稍通,况见二师仙形道体,定非凡品,必有补天济世之材,利物济人之德.

2、“女娲补天”的故事,虽然是地老天荒时代的神话,但至今仍有强大的艺术魅力。

3、首次提出"陨石神话"的分类概念,认为"女娲补天"是一则典型的陨石神话。

4、女娲造人造物以及补天济世的传说,都是其神话残余。

5、这里是神话传说中女娲“炼石补天、抟土造人”,断鳌立极、耕稼畜牲,制作笙簧、通婚立仪的地方。

6、大海中深邃难测,但精卫敢填海;陆地上群山起伏,但愚公可移山;天空里云谲波诡,但女娲能补天

7、女娲补天,羲和浴日,夸父逐日而亡,精卫悲填东海,更有上古涿鹿大战,炎黄血战九黎族。

8、例如天地初开遗留的混沌元气,埋藏于十万丈岩浆核心的先天火精,女娲补天裂的五色石,首阳山天冶宗盛产的如意紫背铅,天外陨铁、金刚、玉石、黄铜……

9、完型填空:这是个伟大的补天工程啦,就是把句子的缺陷找出来然后补充完整。

10、是否有符师、阵师以惊天之力移星换斗,补天浴日?仙门、圣地又能如何?我自有一番铮铮铁骨。

11、传说雨花石是女娲补天留下的石头。

12、那才是真正需要我们仰视的存在,移星换斗,补天浴日,或许在我们眼中强大无匹的高手,在他们的眼中只是蝼蚁般的存在。

13、地皇斩鳖神采五色石补天窟,令颛顼斩断若水的通天梯建木以杜绝神人互通。

14、传说她用泥土创造了人类,并且就在骊山上采石补天

15、“女娲补天”是从远古时代流传下来的神话。

16、先取荆州后取川, 大展经纶 补天手。

17、遥忆当年,遍地狼烟。贼寇狂狷,生灵涂炭。仁人志士,众手补天。铁骨铮铮,浩气绵绵。卫我民族,奋勇向前。国耻日,铭记历史,书炎黄新篇!

18、首次提出"陨石神话"的分类概念,认为"女娲补天"是一则典型的陨石神话。

19、却说女娲锻造补天五彩石,偏偏多出一块,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石能补天,当能破天!

20、, 上古时代,不周大陆中天缺口,洪水倾降即将漫灭大陆的危急关头,正是慈悲娘娘舍身补天,才换来了不周大陆的人类繁衍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