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刑

词语解释
主刑[ zhǔ xíng ]
⒈ 主管刑事。法律名词。“从刑”的对称。审判机关对犯罪分子判处刑罚时独立适用的刑罚。如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等。
引证解释
⒈ 主管刑事。
引《后汉书·郭陈传赞》:“陈 郭 主刑,人赖其平。”
《宋史·高防传》:“梦一吏以白帕裹印,自门入授 防,防 寤而思曰‘白主刑,吾当为主刑官乎?’俄而 周祖 即位,起为刑部员外郎。”
⒉ 法律名词。“从刑”的对称。审判机关对犯罪分子判处刑罚时独立适用的刑罚。如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等。
国语辞典
主刑[ zhǔ xíng ]
⒈ 独立执行的刑罚,相对于从刑、附加刑而言。依我国现行刑法规定,主刑分为死刑、无期徒刑、有期徒刑、拘役及罚金五种。
反从刑
德语Hauptstrafe (Strafrecht)
分字解释
※ "主刑"的意思解释、主刑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剥夺政治权利的效力当然施用于主刑执行期间。
2、只有在判处主刑的同时,判处相应的财产刑,才能有效地打击与遏制新型经济犯罪。
3、早在先秦时期,就已出现“明德慎罚”的法律思想,汉时则明确提出“德主刑辅”的思想,并强调“使之以和”。
4、而我国传统采取的是“德主刑辅”的态度,法律几乎没有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5、广义的减刑还包括对死刑犯的减刑、主刑变更时的附加刑的减刑以及特赦减刑。
6、附加刑又称从刑,是在刑罚体系中居于从属地位、补充主刑、独立或附加主刑适用的刑罚方法。
7、因为,在此情形下,合同诈骗罪法定刑主刑最高是三年有期徒刑,而招摇撞骗罪法定刑主刑最高是十年有期徒刑。
8、“德主刑辅”是中国古代法文化落后的结果。
9、第三十三条主刑的种类如下。
10、西北政法大学付玉明副教授认为中国古代法律中的明德慎罚、德主刑辅思想,均可作为我国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文化渊源。
11、第二部分进行了外国资格刑的比较研究,包括资格刑的地位即资格刑是作为主刑还是作为附加刑适用;
12、在刑罚体系中,主刑中的死刑、无期徒刑,附加刑中的没收财产、剥夺政治权利均不应适用于未成年人,附加刑中的罚金刑对未成年犯罪人的适用应做严格的限制。
13、第三十二条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
14、孔子首倡的“德主刑辅”思想代表了古代法律文化的基本性格,自西汉以后就成了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影响深远。
15、西周时期,周公提出“明德慎罚”,后经孔、孟、董仲舒等人加工为“德主刑辅”,成为封建社会的法制原则。
16、第三十二条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
17、盗窃罪刑事责任承担方式的刑罚有主刑和附加刑,主刑有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
18、在此次集体学习中,习近平以古喻今,强调中国古代主张民惟邦本、政得其民,礼法合治、德主刑辅,为政之要莫先于得人、治国先治吏等等。
19、它肇始于西周时期周公提出的“明德慎罚”,中经春秋战国儒家传扬的“为政以德”,形成于董仲舒的“德主刑辅”。
20、我国的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
相关词语
- hù zhǔ户主
- xīn mín zhǔ zhǔ yì新民主主义
- huò zhǔ货主
- zhǔ qì主器
- gù zhǔ雇主
- zhèng zhǔ正主
- àn zhǔ闇主
- xīn zhǔ心主
- zhǔ bō主播
- shè huì zhǔ yì mín zhǔ社会主义民主
- zhǔ yì主意
- jùn zhǔ郡主
- zhǔ zhǔ主主
- zhǔ zhāng主张
- wú zhǔ无主
- zhǔ quán主权
- dì zhǔ地主
- wéi zhǔ为主
- dé zhǔ得主
- rù zhǔ入主
- mò xíng墨刑
- sī xíng司刑
- xíng fǎ刑法
- jiào xíng教刑
- kē xíng科刑
- bì xíng避刑
- fán xíng繁刑
- fú xíng服刑
- qīng xíng轻刑
- jiù xíng就刑
- huǒ xíng火刑
- píng xíng评刑
- huǎn xíng缓刑
- gōng xíng宫刑
- tú xíng徒刑
- xíng qī wú xíng刑期无刑
- lián xíng连刑
- yǐ xíng qù xíng以刑去刑
- běn xíng本刑
- bā xíng八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