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òngyán

重言


拼音zhòng yán
注音ㄓㄨㄥˋ ㄧㄢˊ

重言

词语解释

重言[ zhòng yán ]

1.再次申说。

2.口吃。

3.修辞方式之一种。也叫叠字。

引证解释

重言[ zhòng yán ]

1.谓为世人所尊重者的言语。

例证《庄子 · 寓言》:“寓言十九,重言十七。”
成玄英 疏:“重言,长老乡閭尊重者也。”
陆德明 · 释文:“重言,谓为人所重者之言也。”
王先谦 集解:“其( 庄子 )託为 神农、黄帝、尧、舜、孔、颜 之类,言足为世重者,又十有其七。”
一说反复言之。 郭庆藩 集释引 郭嵩焘 曰:“重,当为直容切。 《广韵》:重,复也。 庄生 之文,注焉而不穷,引焉而不竭者是也。”
宋 · 司马光 《酬胡侍讲先生瑗字翼之见寄》诗:“常恐负吹嘘,终为重言累。”

2.意味深重,语重心长的话。

例证三国 魏 嵇康 《与吕长悌绝交书》:“足下许吾终不击 都,以子父交为誓,吾乃慨然感足下重言,慰解 都,都 遂释然,不復兴意。”
唐 · 李濬 《松窗杂录》:“﹝ 德宗 ﹞常於便殿语 玄宗 朝,尤惜谬用 李林甫,因再三嘆息重言曰:‘中原之祸,自 林甫 始也。’”

3.再次申说。

例证《列子 · 说符》:“吾知之矣,子勿重言。”
《后汉书 · 郎顗传》:“出死忘命,恳恳重言。”
李贤 注:“重,再也。”
唐 · 陈子昂 《答制问事 · 安宗子科》:“然臣復重言者,贵以微诚,披露肝胆。”

4.口吃。

例证《灵枢经 · 忧恚无言》:“其厌大而厚,则开闔难,其气出迟,故重言也。”

5.修辞方式之一种。也叫迭字。

例如如:《诗 · 周南 · 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中的“夭夭”、“灼灼”。如:宋 · 李清照 《声声慢》词:“寻寻觅觅,冷冷清清,悽悽惨惨戚戚!”连用七组重言,以造成一种凄惋的情与景。

国语辞典

重言[ zhòng yán ]

1.为人所重视的言论。

例证《庄子 · 寓言》:“寓言十九,重言十七。”

2.重视言语。

例证《文选 · 干宝 · 晋纪总论》:“正位居体,重言慎法。”

3.重视承诺,信守诺言。

例如如:“你若重言,就不要轻易承诺。”

反义轻诺

分字解释


※ "重言"的意思解释、重言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他的文章中经常出现重言,读来朗朗上口。

2、最后本文在完成等价式、重言式、矛盾式等问题时,为防止频仍地输入和输入对主函数地局部停止啦改良。

3、重言,重行,重貌,重好。言重则有法,行重则有德,貌重则有威,好重则有欢。

4、山西队第一个上场的,书写的是“开斛”,但遗憾写成了“开糊”,第二人出场写的是“币重言甘”,上场的队员也遗憾写成了“璧重言甘”。

5、赤木闻言疑惑问道杨再兴说了什么,松木将杨再兴的原话添加了一些色彩,赤木一听心中也忍不住大怒,立下重言一定要让杨再兴知道祸从口出患从口入的道理。

6、本文首次对泛逻辑的广义重言式理论进行研究.

7、在此基础上给出局部赋值的广义拟重言式定义,并在其中建立了升级算法。

8、重言式理论是各多值逻辑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9、每个重言式本身表明它是一个重言式。

10、本文首次对泛逻辑的广义重言式理论进行研究。

11、首先以蕴涵算子为基础从有限扰动模糊命题逻辑出发,讨论其逻辑代数及广义重言式的性质。

12、原来这联不仅将重言叠字,回环顶真,拆字象形据为一体,而且意境高雅,环环相扣,加之前两字为地名,后一风字繁体乃是凡鸟二字象形,所以难度极大。

13、某些命题对于变元后的任何一种真值状况,它均为真,这样的命题称为重言式.

14、对泛逻辑的广义重言式理论进行了研究,给出了基于零级泛与运算的广义重言式的一系列性质。

15、第二部分讨论形容词性重言法;

16、应用于重言式和矛盾式。

17、论文对泛逻辑的广义重言式理论进行研究,给出了泛逻辑的中极形式系统中的广义重言式的一系列性质.

18、在第一种情况下,我们称这命题为重言式,在第二种情况下,称这命题为矛盾式。

19、逻辑中的证明只是一种使得在复杂的情况下易于辨识重言式的机械的便利方法。

20、如果能证明该蕴涵式为重言式,那么其数学命题的证明推理形式就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