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āo

高祖


拼音gāo zǔ
注音ㄍㄠ ㄗㄨˇ
词性名词

高祖

词语解释

高祖[ gāo zǔ ]

⒈  曾祖的父亲。

请问,你的高祖是谁?

GREat-GREat-grandfather;

引证解释

⒈  始祖;远祖。

《左传·昭公十五年》:“且昔而高祖 孙伯黶 司 晋 之典籍,以为大政,故曰 籍氏。”
杜预 注:“孙伯黶,晋 正卿, 籍谈 九世祖。”
孔颖达 疏:“九世之祖称高祖者,言是高远之祖也。”

⒉  曾祖的父亲。

《礼记·丧服小记》:“继禰者为小宗。有五世而迁之宗,其继高祖者也。”
郑玄 注:“小宗有四:或继高祖,或继曾祖,或继祖,或继禰,皆至五世则迁。”

⒊  多为开国之君的庙号。

《书·盘庚下》:“肆上帝将復我 高祖 之德。”
按,指 汤。《汉书·高帝纪上》:“高祖,沛 丰邑 中阳里 人也。”
颜师古 注引 张晏 曰:“《礼》諡法无‘高’,以为功最高而为 汉 帝之太祖,故特起名焉。”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益州 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 高祖 之国,以成帝业。”
《新唐书·高祖纪》:“贞观 三年,太上皇徙居 大安宫。九年五月,崩于 垂拱前殿,年七十一。謚曰 太武,庙号 高祖。”

国语辞典

高祖[ gāo zǔ ]

⒈  称谓:(1)​ 祖父的祖父。也称为「高祖父」、「高祖王父」。(2)​ 远代的祖先。

《礼记·丧服小记》:「有五世而迁之宗,其继高祖者也。」
《左传·昭公十五年》:「昔而高祖 孙伯黡,司晋之典籍。」

⒉  历史上称开国的君主。

如:「汉高祖」、「唐高祖」。

德语Ur-Urgroßvater (väterlicherseits)​ (S)​

法语Gaozu

分字解释


※ "高祖"的意思解释、高祖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武帝以前高祖、惠帝和高后时期,由于国势不振,汉朝试图通过和亲来“约束”匈奴侵扰。

2、高祖起亭长,陛下兴白水,何况于王,陛下长子、故副主哉!当为秋霜,无为槛羊。

3、高祖因狎侮诸客,遂坐上坐,无所诎。

4、霸王举鼎力拔山兮高祖拔剑斩蛇举义。

5、皆深文巧诋,致之刑辟,高祖沉猜之心,固已甚矣。

6、广陵王,高祖犹子,夙有令望,沉晦不言,多历年所。

7、西汉初年,汉高祖刘邦采取了休养生息的政策,大大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8、初,高祖之归尔朱荣,时经危乱,家徒壁立,后与亲姻相对,共忧寒馁。

9、我若坐视不救,岂非有负高祖委托,遂假说赵王有病,不能入京。

10、韩信不是这样说吗?他‘韩信将兵,多多益善’;高祖将兵,十万足矣。

11、每见高祖,与语常移晷刻,故省中为之语曰:上殿不下有贺雅。

12、伯仲叔季 ,第三排行,流氓称帝,高祖刘邦。

13、又言勰大得人情,不宜久在宰辅,劝世宗遵高祖遗敕。

14、高祖命牛弘、辛彦之等采梁及北齐《仪注》,以为五礼云。

15、隋末,为鹰扬府校尉,戍太原,为高祖所识,因参谋议。

16、下联典出汉·陈平,六出奇计,助高祖得天下。

17、上为秦王,与太子建成、齐王元吉有隙,后奉事高祖,承顺妃嫔,弥缝其阙,甚有内助。

18、及太妃薨,毁顿过礼,水浆不入口累日,高祖每临幸譬抑之。

19、思夫情深的高祖母做了一个木头假人放在房内,缓解思念之情。

20、高祖起丰、沛以来,罔罗豪桀,招亡纳叛,亦已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