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语

词语解释
吴语[ wú yǔ ]
⒈ 泛指吴地方言。
引证解释
⒈ 泛指 吴 地方言。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排调》:“刘真长 始见 王丞相,时盛暑之月,丞相以腹熨弹棋局,曰:‘何乃渹?’ 刘 既出,人问见 王公 云何。
引刘 曰:‘未见他异,唯闻作 吴 语耳。’”
宋 梅尧臣 《乘小舟访松山法聪上人》诗:“湿衣逢梵宫,有僧善 吴 语。”
明 唐顺之 《答茅鹿门知县书》:“虽然惧兄且以我 吴 人而 吴 语也。”
中国民间文艺社 《<吴歌>前言》:“吴 歌历史悠久,渊远流长。它是我国 吴 语地区广大劳动人民在长期劳动生活实践中,用集体智慧和艺术才能所创造的一份极其珍贵的口头文学遗产。”
国语辞典
吴语[ wú yǔ ]
⒈ 分布于江苏南部及浙江大部分的语言。其语音特点为:入声字喉塞音韵尾取消,古浊塞音必须清化,舌面音与卷舌音要注意分辨。
分字解释
※ "吴语"的意思解释、吴语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一大早,往来的车辆不多,吴语按了几次那玩意,觉得索然无味。
2、这些特征已和现代吴语的三身代词相近。
3、浙北吴语是吴方言的次方言,嘉兴话是浙北吴语的重要一种。
4、本文集中讨论吴语遂昌话的后置成分。
5、吴语方言中,两人发生争执,一人说是这样,另一人说是那样,争执不下都会说对方“搅七念三”。
6、枞阳方言中既有北方方言的一些成分,又有吴语、赣语、湘语等南方方言的一些成分。
7、同在江苏境内的苏州方言、扬州方言和徐州方言(以下简称“三州方言”)分别是吴语、江淮方言和中原官话的地点方言。
8、同一个音类,北京话中是送气音,在吴语中却是如古代一样读浊音,这个情况可以和韵书韵图相印证。
9、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舟山方言在语法上可能具有不同于周边其他吴语地区的语法现象,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10、摘要莆仙方言的进行体和持续体标记来源于处所词,这是吴语和闽语的共同特征。
11、吴语埋头塞东西到嘴里,含含糊糊说:“吃吧,吃吧,凉了就不好吃了。
12、吴语一愣,看了眼胖子,四十多岁,地中海,右脸有颗连毛痣。
13、吴语见这么多同学来围观,也不想在同学面前出洋相,只好作罢的说:“好吧,好吧,这次就先勉强放过你。
14、铜陵方言隶属于现代吴语宣州片铜泾小片,是吴语的一个方言岛。
15、8月18日,吴语《姑苏城》在中国原创音乐基地网一经上传,网友好评如潮,被网友一致推举为“超好听”的歌曲。
16、浙北吴语是吴方言的次方言,长兴话是浙北吴语的重要一种。
17、“知有南船来,烟中闻吴语”“船客都惯唱南腔”,商船、客船南来北往,促进了南北人才交流和文化交流。
18、这些字的韵母读法十分接近浙江北部地区的吴语.
19、但全浊声母清化在吴语里已不是个别现象,金华、衢州一带方言的所谓全浊声母不少也可以记作清声母。
20、在上海、浙江大部及江苏和安徽的南部地区,人们说吴语。
相关词语
- wú chǔ吴楚
- wú xiāo吴绡
- wú xīng吴兴
- wú suān吴酸
- wú hán吴晗
- wú dì吴地
- ā wú阿吴
- yuè wú越吴
- wú jūn吴均
- wú yīn吴
- wú jīng吴京
- xī wú西吴
- yáng wú杨吴
- wú líng吴绫
- wú é吴娥
- wú gē吴戈
- wú mián吴棉
- wú shí吴石
- wú wáng吴王
- wú jī吴姬
- piàn yǔ片语
- ruǎn yǔ软语
- é yǔ讹语
- yán yán yǔ yǔ言言语语
- yǔ qì语气
- wàng yǔ妄语
- é yǔ俄语
- běn yǔ本语
- yǔ lù语录
- zhán yǔ讝语
- è yǔ恶语
- sī yǔ私语
- zuò yǔ坐语
- chǐ yǔ侈语
- chǒu yǔ丑语
- tóng yǔ童语
- niù yǔ拗语
- ǒu yǔ偶语
- yǔ diào语调
- mǐn yǔ闽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