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àng

妄语


拼音wàng yǔ
注音ㄨㄤˋ ㄩˇ

繁体妄語


妄语

词语解释

妄语[ wàng yǔ ]

⒈  虚妄不实的话;说假话。

tell lies; wild talk; rant;

引证解释

⒈  谎言,虚妄不实的话。

《梁书·良吏传·何远》:“每戏语人云:‘卿能得我一妄语,则谢卿以一縑。’众共伺之,不能记也。”
鲁迅 《花边文学·北人与南人》:“相书上有一条说,北人南相,南人北相者贵。我看这并不是妄语。”

⒉  撒谎;胡说。

《后汉书·王霸传》:“光武 笑曰:‘候吏果妄语也。’遂前。”
《百喻经·偷犛牛喻》:“知尔妄语,都不可信。”
宋 俞文豹 《吹剑四录》:“温公 谓诚自不妄语始。真格言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祝翁》:“咸以其新苏妄语,殊未深信。”

⒊  佛教五戒之一,又十恶之一。

《智度论》十四:“妄语者,不浄心,欲誑他,覆隐实,出异语,生口业,是名妄语。”
《水浒传》第四回:“我与你摩顶受记,教你‘一不可杀生,二不可偷盗,三不可邪淫,四不可贪酒,五不可妄语’。此五戒乃僧家常理。”

国语辞典

妄语[ wàng yǔ ]

⒈  随便乱说或指荒唐无稽的话。也作「妄说」、「妄言」。

《南史·卷七〇·循吏传·何远传》:「卿能得我一妄语,则谢卿一缣。」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上》:「汝年尚少,何得妄语?」

妄言

分字解释


※ "妄语"的意思解释、妄语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我写出我的这些经历,来忏悔我曾经所犯的淫业、杀业,同时警醒世人:圣人果不妄语,不可以儿戏视之!并希望大家能依教奉行,积极改造自己的命运。

2、看似飘忽不定、妄言妄语的安倍,似乎从一开始就对自己有了清晰定位。

3、杀生、偷窃、妄语和邪淫,聪明的人永远不会赞尝这四种邪恶的事情。

4、杀生、偷窃、妄语和邪淫,聪明的人永远不会赞赏这四种邪恶的事情。

5、假使百千劫,你所造的业,无论杀业、盗业、淫业、妄语业、酒业,这杀盗淫妄酒,你造什么业,将来就受什么果报。

6、人们不禁要问,佛教最看重“戒杀、戒盗、戒淫、戒妄语”的“四根本戒”,不打妄语,不说谎言。

7、觊觎名利、“狂言妄语一脉相承”,“肃清流毒”之类,明显偏离了作品探讨本身,转而“诛心”了。

8、今父死未久,深听姜尚妄语,寻事干戈,兴无名之师,犯大逆之罪,是自取覆宗灭祀之祸,悔亦何及!

9、这绝不是一句闲言妄语,而是对股市风云变幻的感悟.

10、“妄语戒”是佛教的根本戒条之一.

11、人民网与《人民日报》以及其他媒体是否受到了侮辱,那不过是个妄言妄语的问题,真假似乎并不十分重要。

12、淫词,妄语,和戏笑的话,都不相宜,总要说感谢的话。

13、不善之行谓之恶业,身业有三——杀业、偷盗、淫邪;口业有四——妄语、两舌、恶口、绮语;意业有三——贪婪、嗔怒、邪见。

14、例如“寝苫枕块,非丧事不言”之礼,试问今之尊孔诸公居丧时,除以“苫块昏迷”妄语欺人外,曾有一实行者乎?以上所举孔子之道。

15、孩儿年幼无知,妄言妄语,如今看到咱家的铺子生意如此之好,真是开心。

16、一场本来可以取胜的战争,因各国人心不齐,荀偃指挥失当,尤其他那句“马首是瞻”的妄语,最后以“不战而败”告终。

17、学佛当持“戒杀、戒盗、戒邪淫、戒妄语、戒饮酒”,乃至五辛、蛋奶、乳酪。

18、那不偷盗、不妄语、不恶口、不贪、不瞋、不痴,你们该时刻谨记于心!

19、由三毒所生的差别罪恶,便有三种心理的罪过,即贪、嗔、痴;四种口舌的罪过,即妄语、恶口、两舌、绮语;以及三种身体的罪过,即杀、盗、淫。

20、正法就是不争、不贪、不求、不自私、不自利、不打妄语,这是修道人的六大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