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吕氏春秋吕氏春秋的意思
shìchūnqiū

吕氏春秋


拼音lǚ shì chūn qiū
注音ㄌㄩˇ ㄕˋ ㄔㄨㄣ ㄑ一ㄡ

吕氏春秋

词语解释

⒈  亦称《吕览》。战国末秦相吕不韦招集门客共同编写。为杂家代表著作。共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为当时秦国统一天下、治理国家提供思想武器,也保存了先秦各家的许多资料,以及古史旧闻、古人遗语、古籍佚文等。

分字解释


※ "吕氏春秋"的意思解释、吕氏春秋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2《吕氏春秋》现踪影,欲往临淄路迢迢。

2、本文以《吕氏春秋》为研究对象,从语用学的角度,探讨了其中包含的语用思想。

3、据国内研究战国史的一位专家杨宽说,《吕氏春秋》写这篇文章的作者曾亲见其事,想来这史实很是可信。

4、吕氏春秋是秦国最重要的一本历史文献,它的编撰者就是吕不韦.

5、他主持编纂的《吕氏春秋》,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6、吕不韦在《吕氏春秋》中说:'如果作物以行种植,他们会成熟得快,因为它们不会相互干扰彼此的增长。

7、“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出自《吕氏春秋·尽数》:“流水不腐,户枢不蝼,动也。

8、“舜有诽谤之木”,这是《吕氏春秋·自知》明文记载的。

9、《吕氏春秋》一书具有十分丰富的历史思想,其中认为:历史是不断进步的;

10、对于孙叔敖与楚庄王霸业的关系,古人早有确评,《吕氏春秋》说,“(孙叔敖)使庄王功绩著乎竹帛,传乎后世”。

11、3邓析赎尸诡论《吕氏春秋》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洧水发了大水,淹死了郑国富户家的一员。

12、献岁发春,万物复苏,生生不息,天人合一,在《礼记·月令》与《吕氏春秋》等典籍中有着记载。

13、按《吕氏春秋》载,在商朝之际,汤与伊尹计谋功伐夏桀时,有个叫卞隋的名士,因拒行汤王之计而投水自尽。

14、二是在理解《吕氏春秋》音乐思想的历史意义时,应把握好其音乐存在的非独立性和音乐追求的人间进取性。

15、《吕氏春秋》对语言问题的探讨,体现了作品内涵丰富的特点,在今天仍有着现实的意义。

16、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吕氏春秋》中就有:“天下九塞,居庸其一”的记载。

17、寝丘,春秋时楚封邑,在今河南省沈丘县东南,土地薄瘠,人多不取。相传楚令尹孙叔敖临终时告诫其子,勿受楚王肥美的封地,而应请受贫瘠的寝丘,以保长久。典出吕氏春秋?孟冬纪?异宝。后指与世无争,随分知足。南朝齐?王俭?太宰褚彦回碑文:『既秉辞梁之分,又怀寝丘之志,所受田邑,不盈百井。』

18、孰能无为,故能使众为也吕氏春秋。民谚

19、由比较分析可以认定:《吕氏春秋》是一部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杂家”著作,《淮南子》则是一部以道家思想为主体的著作。

20、吕氏春秋有云:我的春秋我做主,爱咋咋地。吕子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