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íngchūn

迎春


拼音yíng chūn
注音一ㄥˊ ㄔㄨㄣ
词性名词

迎春

词语解释

迎春[ yíng chūn ]

⒈  古代祭礼之一。古人以春配应五方之东、五色之青,故于立春日,天子率百官出东郊祭青帝,迎接春季到来。

⒉  后世地方官例于立春前一日,率士绅僚佐,鼓乐迎春牛、芒神于东郊,谓之“迎春”。

⒊  迎候春天。

⒋  迎新年。

⒌  花名。即迎春花。

⒍  花名。辛夷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一·辛夷》。

引证解释

⒈  古代祭礼之一。古人以春配应五方之东、五色之青,故于立春日,天子率百官出东郊祭 青帝,迎接春季到来。

《礼记·月令》:“﹝孟春之月﹞立春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春於东郊。”
郑玄 注:“迎春,祭 仓帝 灵 威仰 於东郊之兆也。”
《后汉书·祭祀志中》:“立春之日,迎春于东郊,祭 青帝 句芒。车骑服饰皆青。”
唐 韦缜 《读春令赋》:“辨色而金貂列位,迎春而玉輅迴轮。”

⒉  后世地方官例于立春前一日,率士绅僚佐,鼓乐迎春牛、芒神于东郊,谓之“迎春”。

《初刻拍案惊奇》卷七:“盖因刺史迎春之日,有个白衣人身长丈餘,形容怪异,杂在人丛中观看。”

⒊  迎候春天。

南朝 宋 何承天 《芳树篇》:“翠颖陵冬秀,红葩迎春开。”
南朝 陈 谢燮 《早梅诗》:“迎春故早发,独自不疑寒。”
毛泽东 《卜算子·咏梅》词:“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⒋  迎新年。

朱树诚 《我爱这一行》:“元旦晚上,她们剧团要同我们厂开一个迎春联欢晚会。”
《文汇报》1991.2.7:“本报昨天在七重天宾馆举办《文汇报》读者迎春座谈会。”

⒌  花名。即迎春花。参见“迎春花”。

唐 白居易 《对新家酝玩自种花》诗:“香麯亲看造,芳丛手自栽;迎春报酒熟,垂老看花开。”

⒍  花名。辛夷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一·辛夷》。

国语辞典

迎春[ yíng chūn ]

⒈  迎接春日。古代在立春前一天,帝王率百官迎祭于东郊,后地方亦有此例。

《礼记·月令》:「立春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春于东郊。」
《初刻拍案惊奇·卷七》:「盖因刺史迎春之日,有个白衣人身长丈余,形容怪异。」

⒉  迎接春天。

德语Winterjasmin

法语jasmin d'hiver

分字解释


※ "迎春"的意思解释、迎春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迎春福满门,更好更甜美;幸福万年春,和谐快乐也。春打六九头,立春迎春归;艳阳暖温馨,冬去春又回;迎春家和睦,好事一大堆。"。

2、我迅速起床,走到阳台上,品享这迎春烟花。

3、尤为珍贵的尚存唐梅、宋梅各一株,依然生机蓬勃,迎春怒放,蔚为奇观。

4、初春时节,天气还很冷,迎春花已经悄悄地开放了。

5、迎春福满门,更好更甜美;幸福万年春,和谐快乐也。春打六九头,立春迎春归;艳阳暖温馨,冬去春又回;迎春家和睦,好事一大堆。"。

6、春天来了,迎春花在春风中舞蹈。

7、迎春鸡起舞鸡声催晓读雄鸡歌盛世鹊报春喜。

8、迎春花上,那细长的枝条才开出金灿灿的花。

9、《吉祥迎春———长命锁民俗文化展》日前在佛山博物馆开展。

10、时光荏苒,人面不知何处去,景物依旧迎春风。

11、在我家旁边的南山公园里,有许许多多的花,但是我最喜欢的是迎春花。迎春花为什么要叫这个名字呢?是因为迎春花是在春天刚刚来到时开放的,这时候天气还很寒冷,其他的花都在土壤里“避寒”,只有迎春花向人们报告春天的信息。

12、他们演出的舞蹈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有“长鼓舞”、“牧童和姑娘”、“迎春舞”等。

13、迎春花先开出椭圆形的花瓣,开得很娇嫩,好像刚生出的小宝宝一样,滑滑的。使我情不自禁地摘下一朵美丽的迎春花,赞赏它那独特的淡香。

14、桃李迎春北国江山丽龟蛇献瑞南。

15、春天阳光明媚,花坛里开着丁香迎春……它们色彩缤纷五颜六色都非常好看。

16、春天,山上的迎春花,果园里的桃花、梨花…都顺着时令开了。

17、再看看迎春花,它仍旧在向我笑,笑的是那么甜蜜。

18、周迎春的女儿在2003年出生,直到一个月后他才能抱她一下。

19、保定迎春诗会暨“荷花淀文学奖”颁奖典礼举行。

20、15000余株,搭配种植冬青、迎春、黄杨、蜀桧等景观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