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jīn bào
注音ㄐ一ㄣ ㄅㄠˋ
⒈ 亦作“禁虣”。
⒉ 制止暴乱;制止强暴。
⒈ 亦作“禁虣”。制止暴乱;制止强暴。
引《周礼·地官·司市》:“以刑罚禁虣而去盗。”
贾公彦 疏:“以刑罚禁虣乱之人。”
《礼记·乐记》:“刑禁暴,爵举贤,则政均矣。”
《史记·张仪列传》:“是我一举而名实附也,而又有禁暴止乱之名。”
宋 孔平仲 《续世说·言语》:“臣久主兵,不能禁暴,军士残人之墓,固亦多矣。”
明 刘基 《官箴上》:“疾病颠连,我扶我持,禁暴戢姦,损赢益亏。”
1、能爱邦内之民者,能服境外之不善;重士民之死力者,能禁暴国之邪逆;听赁贤者,能威诸侯;安仁义而乐利世者,能服天下。
2、是我一举而名实尽得,又有禁暴止乱之名。
3、王猛下车伊始,便明法严刑,禁暴锄奸,雷厉风行。
4、况主公受天子白旄黄钺,得专征伐,原为禁暴除奸;似这等权奸蛊国,内外成党,残虐生民,以白作黑,屠戮忠贤,为国家大恶。
5、拔一国而天下不以为暴,利尽西海而天下不以为贪,是我一举而名实附也,而又有禁暴止乱之明。
6、拔一国而天下不以为暴,利尽四海而天下不以为贪,是我一举而名实附也,而又有禁暴止乱之名。
7、鄩料简城中老疾及妇人浮食百姓不足与守者,悉出之于外,与将士同甘苦,分衣食,以抗外军,戢兵禁暴,居人泰然。
8、晚世之兵,君虽无道,莫不设渠堑,傅堞而守,攻者非以禁暴除害也,欲以侵地广壤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