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uóyòng

擢用


拼音zhuó yòng
注音ㄓㄨㄛˊ ㄩㄥˋ

擢用

词语解释

擢用[ zhuó yòng ]

⒈  提升重用。

保举贤良,屡被擢用。

promote to a post;

引证解释

⒈  选拔任用。

《后汉书·张酺传》:“下车擢用义勇,搏击豪彊。”
《旧唐书·窦建德传》:“此义士也。方加擢用,以励事君者,安可杀之。”
宋 苏轼 《张文定公墓志铭》:“公始为諫官,荐 刘夔、王质 自代,即日擢用。”
《西游记》第九回:“应依古法,开选场,招取贤士,擢用人材。”
康有为 《上清帝第六书》:“召天下之徵士贡士,咸上书於对策所,五日一见,称旨者擢用。”

国语辞典

擢用[ zhuó yòng ]

⒈  拔擢并任用。

《后汉书·卷一三·公孙述传》:「程乌、李育以有才干,皆擢用之。」
《西游记·第九回》:「招取贤士,擢用人材。」

分字解释


※ "擢用"的意思解释、擢用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造句


1、一日,家乡故交黄子申上门拜见,望提携一二,行健慨然应诺,上疏荐为谏议大夫,没二天,皇上谕旨下达,擢用黄子申为谏议大夫。

2、臣本胡人,陛下不次擢用,累居节制,恩出常人。

3、自绍兴元年到七年初,宋高宗需要擢用良将,安内攘外,以保全皇位。

4、李儒劝卓擢用名流,以收人望,因荐蔡邕之才。

5、这个公司的上级善于擢用人才.

6、国初以来宰相及食实封功臣子孙,一应沉翳未承恩者,令量才擢用

7、一百零四、一日,家乡故交黄子申上门拜见,望提携一二,行健慨然应诺,上疏荐为谏议大夫,没二天,皇上谕旨下达,擢用黄子申为谏议大夫。

8、此二人,卿荆国之先贤也,初虽见囚,后皆擢用,为楚名臣。

9、袁崇焕鞫问明白,即着前去边塞立功,另议擢用

10、由使臣兼管学政,选补博士弟子员录送科场,官给资斧,愿就艺学科者听之,果于中西各学总贯淹通,使臣保送到京,破格擢用,则山陬海澨无弃才矣。

11、崇祯皇帝刚愎自用,认为是他本人亲自擢用杨嗣昌,听不得异议,贬逐上书言官。

12、如今但望陛下能擢用天下名士以收众望,沙汰秽恶,显拔幽滞,使朝廷才德充盈。

13、人们为求擢用,常常用外儒内道的方式为人处世,心理处于扭曲与分裂状态。

14、一、二等皆不次擢用;三等为上等,恩数视廷试第一人;四等为中等,视廷试第三人;皆赐制科出身。

15、一时刘宏下圣旨通缉张角等三人反贼,并以朝廷的名义到处张贴招募义兵、量才擢用的榜文,以与遍布全国每个旮旯的“牛皮癣”。

16、于是,宋神宗遂擢用王安石为右谏议大夫、参知政事,遂开始了北宋时期有名的轰轰轰烈烈地“安石变法”。

17、清廷擢用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等汉员,实因洪杨难起,政权有倾复之危,时势使然,不得已而为之。

18、考中的文士或被擢用,在文馆(书房)供职,又荐引俘降的文士入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