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zhōng jìn
注音ㄓㄨㄥ ㄐㄧㄣˋ
繁体忠藎
◎犹忠诚。
◎尽忠国事。
例证《三国志 · 卷三九 · 蜀书 · 董和传》:“后从事于伟度”句下南朝宋 · 裴松之 · 注:“为亮主簿,有忠荩之效,故见褒述。”
唐 · 钱起〈送毕侍御谪居〉诗:“忠荩不为明主知,悲来莫向时人说。”
1、怜尔等身受锋刃,日沈沦於苦海,心虽忠荩,每飘泊而无依。
2、金溥聪把马英九的“忠荩懋绩”寿轴及寿礼致送李学炎。
3、尔柏鉴昔为轩辕皇帝大帅,征伐蚩尤,曾有勋功;不幸殛死北海,捐躯报国,忠荩可嘉!一向沉沦,冤尤可悯。
4、览卿等所奏,甚于时政有裨,具见忠荩。
5、贽性忠荩,既居近密,感人主重知,思有以效报,故政或有缺,巨细必陈由是顾待益厚。
6、十奸九佞瘴烟迷,网罗忠荩,赤狱怨魂啼。
7、“启节秉乎天,人从侠道知忠荩;礼失求诸野,路断关河望竹林”陈启礼的挽联也见证了这位曾经的传奇人物,黑帮“鸭霸子”的地位。
8、吾甚悯焉!怜尔等身从锋刃,日沉沦于苦海,心虽忠荩,每飘泊而无依。
9、怜惜尔等身其锋芒,玉形毕露,日暮途穷,沉沦苦海,心已忠荩,无法飘逸。
10、然遇在时阴险狡黠,为诸仆魁,何以作犬反忠荩?岂自知以恶业堕落,悔而从善欤?亦可谓善补过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