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zhōng gěng
注音ㄓㄨㄥ ㄍㄥˇ
繁体忠鯁
⒈ 亦作“忠梗”。
⒉ 忠诚耿直。
⒈ 亦作“忠梗”。忠诚耿直。
引《世说新语·规箴》“孙皓 问丞相 陆凯” 刘孝标 注引 晋 张勃 《吴录》:“逊 族子忠鯁有大节,篤志好学。”
唐 韩愈 《岳阳楼别窦司直》诗:“颠沉在须臾,忠鯁谁復谅。”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白居易》:“居易 累以忠鯁遭摈,乃放纵诗酒。”
《三侠五义》第二三回:“因 刘洪义 是个年老之人,而且为人忠梗。”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让国御前会议日记》:“升吉甫 忠梗可恃。”
⒈ 忠直敢言。
引唐·独孤及〈直谏表〉:「此忠鲠之士所以窃叹,而臣亦耻之。」
唐·韩愈〈岳阳楼别窦司直〉诗:「颠沉在须臾,忠鲠谁复谅?」
1、于是索元礼、来俊臣之徒,揣后密旨,纷纷并兴,泽吻磨牙,噬绅缨若狗豚然,至叛脔臭达道路,冤血流离刀锯,忠鲠贵强之臣,朝不保昏。
2、今储宫肇建,王府复启,愿采温良、博闻、恭俭、忠鲠者为之僚友,仍请东宫置拾遗、补阙,使朝夕讲论,出入侍从,授以训诰,交修不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