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ùnshū

韵书


拼音yùn shū
注音ㄩㄣˋ ㄕㄨ

繁体韻書

韵书

词语解释

韵书[ yùn shū ]

⒈  我国古代按韵编排的字书,现存的韵书大都先分平、上、去、入四声,再分韵部。

《广韵》是一部韵书。

rhythmic dictionary;

引证解释

⒈  分韵编排的字典。为写作诗、赋、词、曲者检索韵字之用。现存韵书,大都先分四声,再分韵部。凡同声调、同韵的字为一部,取其中一个字为标目,用反切注音。最早的韵书是 三国 魏 李登 《声类》、 晋 吕静 《韵集》,久已亡佚。 隋 陆法言 《切韵》,原书亦不传。 宋 陈彭年 等著《广韵》,分韵太繁,不便应试作诗之用。 金 人始并为一百零六韵,即后来所谓“平水韵”。 元、明、清 以来,文人作诗,都以“平水韵”为标准,沿用至今。

国语辞典

韵书[ yùn shū ]

⒈  将同韵的文字分类编辑的字书。目的在检查字的音韵。如古代的《广韵》、现代的《中华新韵》等。

分字解释


※ "韵书"的意思解释、韵书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唐代孙怖根据隋朝陆法言的《切韵》刊定了《唐韵》,此书遂成为官定的韵书,至此,学界才有了一个相对统一的用韵标准。

2、汉语方言字主要来源于传统的字典辞书、地方韵书或方言词典、民间文艺作品与地名用字,在类型上则可分为本字、训读字、假借字与自造字四种。

3、韵书是研究汉语语音史、汉语音韵学史,尤其是汉语韵书史最直接的文献资料。

4、明代濮阳涞的《元声韵学大成》具有鲜明的个性和革新精神,在明代韵书中有重要地位。

5、同一个音类,北京话中是送气音,在吴语中却是如古代一样读浊音,这个情况可以和韵书韵图相印证。

6、主要研究韵书的声母,重点就中古声母的分合情况进行了论述,讨论了一些细节性问题。

7、一个美丽的图画第一幼儿园用制表符韵书,它是对幼儿完美。

8、举子科场写诗作赋,既要牢记字韵,又不能犯讳,这就催生了韵书的纂修。

9、唐代孙怖根据《切韵》刊定《唐韵》,此书遂成为官定的韵书

10、但是吕坤的改革是不彻底的,有许多与旧韵书的观点夹缠不清的地方。

11、实际上,语音史研究中所使用的“韵部”就是韵书中“韵部”的“举平以赅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