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ánmín

凡民


拼音fán mín
注音ㄈㄢˊ ㄇ一ㄣˊ

凡民

词语解释

凡民[ fán mín ]

⒈  普通百姓;一般民众。

引证解释

⒈  普通百姓;一般民众。

《韩非子·五蠹》:“今学者之説人主也,不乘必胜之势,而务行仁义则可以王,是求人主之必及 仲尼,而以世之凡民皆如列徒,此必不得之数也。”
宋 欧阳修 《原弊》:“古之凡民,长大壮健者皆在南亩。”
清 梁章鉅 《退庵随笔·家诫》:“盖天下上智少而凡民多,故圣人之刑赏,为中人以下设教。”
朱自清 《中国歌谣·歌谣的起源与发展》:“叙事歌起于凡民,乃原始社会生活的一种特征。”

国语辞典

凡民[ fán mín ]

⒈  常人。

《孟子·尽心上》:「待文王而后兴者,凡民也。若夫豪杰之士,虽无文王犹兴。」

分字解释


※ "凡民"的意思解释、凡民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造句


1、凡膺是职者,必考授律例师,凡民间琐案,悉由其剖断。

2、乞归便云有耻,徒死即系忠臣,此则却运真遭阳九百六之爻,而凡民普值柱折维裂之会矣。

3、耶罗波安在邱坛那里建殿、将那不属利未人的凡民立为祭司。

4、这事以后,耶罗波安仍不离开他的恶道,将凡民立为丘坛的祭司。

5、凡民之父子兄弟亦物也,往圣之嘉言懿行亦物也;则其为仁义礼乐者皆物也。

6、葡萄牙上议院员,有君命者,有民间公请下议院员公举者;下议院员,凡民一年中入款在华银八十八两以上者,皆可举。

7、凡民,以仁救,以义战,以智决,以勇斗,以信专,以利劝,以功胜。故心中仁,行中义;堪物智也,堪大勇也,堪久信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