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ànshé

卷舌


拼音juàn shé
注音ㄐㄨㄢˋ ㄕㄜˊ

繁体捲舌

卷舌

词语解释

卷舌[ juǎn shé ]

⒈  不开口;闭口不言。

⒉  星名。

⒊  喻邪佞之人。

⒋  把舌头卷起来。

引证解释

⒈  卷起舌头。形容不敢直言。参见“卷舌”。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八:“公置甲兵栏骑,当是致疑於僕也。将恐天下之人,捲舌而不言。”
晋 郭颁 《古墓斑狐记》:“将恐天下之人,捲舌而不言;智谋之士,望门而不进。”

⒉  不开口;闭口不言。

《文选·扬雄<解嘲>》:“是以欲谈者卷舌而同声,欲步者拟足而投跡。”
李善 注:“言不敢奇异也。故欲谈者卷舌而不言,待彼发而同其声。”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赋》:“猛士婴城,谋臣卷舌。”
瞿蜕园 注:“卷舌:不开口,无计可施。”
唐 李白 《感遇》诗之四:“举国莫能和, 巴 人皆卷舌。”
明 刘基 《述志赋》:“众畏谗而卷舌兮,孰能白予之忠诚。”

⒊  星名。

《汉书·天文志》:“﹝ 元帝 ﹞二年五月,客星见 昴 分,居卷舌东可五尺,青白色,炎长三寸。占曰:‘天下有妄言者。’”
《隋书·天文志上》:“卷舌六星在﹝昴﹞北,主口语,以知佞谗也。”

⒋  喻邪佞之人。

清 钱谦益 《贺文司理诗册序》:“自今以往,固将黜卷舌於天街,投谗人於有北。”

⒌  把舌头卷起来。

国语辞典

卷舌[ juǎn shé ]

⒈  不说话。北周·庾信〈哀江南赋〉:「猛士婴城,谋臣卷舌。」也作「卷舌」。

《文选·扬雄·解嘲》:「是以欲谈者卷舌而同声,欲步者拟足而投迹。」

⒉  将舌尖往后翘。。也作「卷舌」。

如:「卷舌音」

分字解释


※ "卷舌"的意思解释、卷舌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但迁安方言中没有卷舌韵母,这一语音特点同其他一些因素使得儿化与北京话的儿化相比表现出了自己的特点。

2、结果:得出了舌运动的类型的统计结果:卷舌与非卷舌、翻舌与非卷舌群体中其他舌运动类型的出现率。

3、与其他群体比较,布依族卷舌率、翻舌率和尖舌率均较低。

4、卷舌和尖舌均为常染色体单基因显性遗传,能卷舌型和能尖舌型分别为显性性状;

5、舌系带过短还限制了舌头在口腔内的活动,影响吐字和发音,尤其对卷舌音、腭音及舌音影响较大,如汉语拼音字母中的l、r、ch等发音困难。

6、卷舌音可以涉及到卷舌,或卷曲舌头得以用舌尖下侧做接触,或只是缩舌。

7、兼顾其音值的本质与卷舌的特点,才有利于教学。

8、昨天晚上我听到一个非常有趣俄语卷舌音的笑话。

9、本论文是针对华语卷舌音与非卷舌音辨识之研究。

10、应该让日本人发个卷舌元音,一下就漏了,哈哈.

11、丹尼埃尔从小就患有舌系带过短的病症,说话不能发卷舌音,但是,由于经济拮据,一直没能手术。

12、我觉得它不值这个价卷舌音舌头位置。

13、此外,虽说美国人很仰慕英式腔调,英国人却不怎么喜欢美式发音,尤其看到明明不是美国人还要去模拟那种卷舌美音的时辰。

14、印度口音的特征是,讲话人用卷舌音读辅音.

15、狗狗通过向后卷舌,往嘴里送水。

16、朝阳门那里有个豆瓣胡同,用北方卷舌的儿化音来读,叫豆瓣儿胡同。

17、不过,在英格兰北部、苏格兰和爱尔兰的人们大部分都还保持其传统带卷舌音的口音。

18、他还说,由于中国各地的方言不同,对标准普通话掌握中,存在着前鼻音、后鼻音、卷舌音、舌尖音等不易区别的问题,这也导致了陌生汉字无法打出来。

19、文章对滨州学院在校学生的拇指类型、食环指类型、通贯纹、卷舌、耳垂五对性状进行了抽样调查,研究分析其遗传方式。

20、与此相类,是把合口呼的以卷舌音zh、ch、r为声母的字错读成齿唇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