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wú bēi
注音ㄨˊ ㄅㄟ
繁体無陂
⒈ 没有邪曲。
⒈ 没有邪曲。
引《书·洪范》:“无偏无陂,遵王之义。”
孔 传:“陂,不正。”
⒉ 不倾仄。
引《文选·左思<魏都赋>》:“筑曾宫以迴匝,此冈隒而无陂。”
张载 注:“陂,倾也。”
1、遵义之名始于唐贞观十六年(公元642年),取义于《尚书》“无偏无陂,遵王之义”。
2、无偏无陂,遵王之义,无反无侧,王道正直。
3、唐贞观十六年,改名遵义,名称取自《尚书》“无偏无陂,遵王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