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士

词语解释
善士[ shàn shì ]
⒈ 有德之士。
⒉ 慈善之士,行善之人。
⒊ 信佛的人。
引证解释
⒈ 有德之士。
引《孟子·万章下》:“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一国之善士,斯友一国之善士;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又尚论古之人。”
唐 韩愈 《董公行状》:“﹝四子﹞皆善士,有学行。”
明 方孝孺 《南稜王先生像赞》:“吾以是知先生 宋 之善士,古之逸民。”
清 唐孙华 《哭大兄允中》诗之二:“没齿人争推善士,始知用拙道逾尊。”
⒉ 慈善之士,行善之人。
引明 宋濂 《陈府君墓志铭》:“遇有可矜,輒施与不靳,乡党称为善士。”
瞿秋白 《慈善家的妈妈》:“他倒沾着便宜,还得了善士的名声。”
⒊ 信佛的人。
引《四游记·佛祖压倒大圣》:“你是何方善士,敢来阻住兵力?”
清 李渔 《闲情偶寄·颐养·行乐》:“无饮不奠,有食必陈,若善士信嫗之佞佛者。”
国语辞典
善士[ shàn shì ]
⒈ 品行端正之士。
引《孟子·万章下》:「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又尚论古之人,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
《庄子·徐无鬼》:「其为人洁廉善士也。」
反歹徒
⒉ 慈善好施之士。
引《西游记·第七回》:「你是那方善士,敢来止住刀兵问我?」
近慈善家
分字解释
※ "善士"的意思解释、善士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嵩就征赴都,途次投宿下亭,有数盗前往窃马,闻知为嵩所乘,互相责让道:“孔仲山乃南阳善士,怎可盗他坐骑呢?”。
2、亲交取亲,其忠也;言寡可行,其信乎;长为善士而无犯于礼也。
3、一个面色红润慈眉善目如同乡间善士的老人,拉着一个眉目方正不怒自威的老人说道。
4、年费由善士输助,如不敷用,一学生收回修金百元、二百元不等,稍有盈积,概免修金。
5、是使奸人擅无穷之福利,而善士挂不赦之罪辜。
6、三眼佛祖是我们这里大恩人,大慈悲,大善士,大圣人!是他交我们风调雨顺,是他交我们国泰民安,也是他交我们丰衣足食。
7、今天在古晋富丽华的捐血活动*共有46位善心人士响应捐血,35位成功献出宝贵的血液。感恩热心善士。
8、昔有一善士,欲广菩萨慈,泥金书普门,兼绘救苦仪。
9、老来虽然知道有个儿子段誉,性情大为好转,但却绝不是吃斋念佛的善士,性情之间,只要觉得所谓之事是为天下苍生,不伤天害理即可。
10、图为技术人员在该县神政桥乡善士村进行水稻机插培训。
11、求教于这等贤友,敬其为师长、向导,善士以同样的素质为追求理想,将其吸收纳入自己的心性。
12、卓初入朝,二君劝用善士,故卓相从,而诸君到官,举兵相图,此二君卖卓,卓何用相负。
13、以后每年的八月十五日,各路神仙、四方善士皆云集王屋山,这里的总仙宫便成为“五岳四渎、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神仙朝会之所”。
14、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一国之善士斯友一国之善士,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
15、彦光训喻而遣之,后改过励行,卒为善士。
相关词语
- biàn shàn扁善
- lìng shàn令善
- jué shàn决善
- jì shàn纪善
- qí shàn琦善
- xīn shàn心善
- piàn shàn片善
- gǎi shàn改善
- shàn yǒu shàn bào善有善报
- yuán shàn圆善
- lǚ shàn履善
- píng shàn平善
- shàn nù善怒
- nà shàn纳善
- jīng shàn精善
- dá shàn达善
- liáng shàn良善
- hè shàn贺善
- cóng shàn从善
- fǎn shàn反善
- wén shì文士
- dá shì达士
- bìn shì摈士
- bǐ shì鄙士
- pì shì辟士
- bān shì班士
- wèi shì卫士
- biàn shì辩士
- bá shì拔士
- jìn shì进士
- ruò shì若士
- dōu shì都士
- ruì shì瑞士
- bié shì别士
- dān shì丹士
- fāng shì方士
- chéng shì诚士
- xué shì学士
- guǐ shì诡士
- chǔ shì处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