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áizhì

还制


拼音hái zhì
注音ㄏㄞˊ ㄓˋ

繁体還制

还制

词语解释

还制[ hái zhì ]

⒈  指古代谏官规谏、纠正皇帝制书中的违误过失。

引证解释

⒈  指古代谏官规谏、纠正皇帝制书中的违误过失。 《新唐书·许孟容传》:“浙东 观察使 裴肃 諉判官 齐 揔 暴敛以厚献,厌天子所欲。会 肃 卒,帝擢 揔 自大理评事兼监察御史为 衢州 刺史。 衢,大州也。

孟容 还制曰:‘方用兵处,有不待次而擢者。今 衢 不他虞, 揔 无功,越进超授,羣议谓何?’”
清 王鸣盛 《十七史商榷·新旧唐书二十三·还制》:“唐 宋 有祖宗家法,故给事、补闕皆得还制执争。”

分字解释


※ "还制"的意思解释、还制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大戚要用其人之道还制其人之身。

2、道理,是要跟懂道理的人讲。对于这种没皮没脸的人(指潘小刚),最高效的处理方式就是以其人之道还制其人之身。摆事实讲道理,根本就是浪费时间。罗鹂

3、常言道,“以其人之道还制其人之身”,印度新德里地铁公司就雇佣来一只猴子吓唬其它登上地铁骚扰乘客的猴子。

4、此外唐代时还制有透光镜,镜背的字迎着太阳或灯光时,都可以明显地映射于墙壁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