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míng zhǐ
注音ㄇ一ㄥˊ ㄓˇ
繁体名紙
⒈ 犹名片。
⒈ 犹名片。
引五代 齐己 《勉吟僧》诗:“忍著袈裟把名纸,学他抵折五侯门。”
宋 孔平仲 《孔氏谈苑·名刺门状》:“古者未有纸,削竹以书姓名,故谓之刺;后以纸书,故谓之名纸。”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某太守》:“干謁者恒旬月不得一见,名纸堆积。”
⒈ 印著或写著姓名,用以介绍自己的纸卡。五代周·王仁裕也作「名片」。
引《开元天宝遗事·卷上·风流薮泽》:「长安有平康坊,妓女所居之地,京都侠少,萃集于此,兼每年新进士,以红牋名纸,游谒其中,时人谓此坊为风流薮泽。」
1、京都侠少萃集于此,兼每年新进士以红笺名纸游谒其中,时人谓此坊为风流薮泽。
2、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3、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4、无钱将乞樊知客,名纸生毛不为通。
5、红单就是专用于年节而用红纸制作以表示吉庆意味的贺帖,显然不能在平日中作为名纸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