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复式预算复式预算的意思
shìsuàn

复式预算


拼音fù shì yù suàn
注音ㄈㄨˋ ㄕˋ ㄩˋ ㄙㄨㄢˋ

复式预算

词语解释

⒈  国家预算按收入、支出的不同性质分列两个或两个以上分预算的编制方法。通常是将预算分为经常性预算和资本性预算两个分预算。前者的收入主要是税收,支出主要用于经常性的经费开支;后者主要是以国家信用方式取得的收入和用于有偿性的开支。中国的复式预算则分为经常性预算和建设性预算两部分。

分字解释


※ "复式预算"的意思解释、复式预算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构建高绩效公共支出体系的近中期议程包括:以立法推进绩效管理,推行复式预算制度,鼓励地方政府制度创新。

2、应该整体推进预算制度建构,统一国家财政,确立起由公共预算、国有资本预算、社会保障预算以及重大项目的专项预算组成的中国特色的复式预算体系。

3、因此,有必要重新审视我国复式预算制度,构建与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财政相适应的复式预算体系。

4、国库集中收付制应是预算执行的基本形式,复式预算是政府调控经济重要工具。

5、复式预算的编制办法和实施步骤,由国务院制定。

6、在复式预算的背后,不可能是单一的公共财政,而必然存在着复式财政。

7、第二十六条中央预算和地方各级政府预算按照复式预算编制。

8、从当前政府收支的实际运行状况看,确立复式预算框架在重建预算制度中十分具有紧迫性。

9、预算改革的一个紧要任务是建立复式预算框架,将复式预算放到与部门预算等同的基础地位上,与部门预算并列、平衡推进。

10、2012年她遭遇了一场车祸,此后腿脚不能再爬6层楼梯,看到市区有这样一套小户型电梯楼,而且还是个小复式,不到70万元的总价符合预算,就决定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