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òuwèi

臭味


拼音chòu wèi
注音ㄔㄡˋ ㄨㄟˋ

臭味

词语解释

臭味[ chòu wèi ]

⒈  臭恶之气味。

引证解释

⒈  臭恶之气味。

《周礼·天官·内饔》“辨腥臊羶香之不可食者” 汉 郑玄 注:“腥臊羶香可食者,是别其不可食者,则所谓者皆臭味也。”
清 赵翼 《裙带鱼臭如醃鲞莪洲白门乃酷嗜诗以调之》:“臭味輼輬不可亲,嗜痂偏作席间珍。”

⒉  气味。

汉 仲长统 《昌言下》:“性类纯美,臭味芬香,孰有加此乎?”
宋 苏轼 《题杨次公蕙》诗:“蕙本兰之族,依然臭味同。”

⒊  比喻志趣。

汉 蔡邕 《玄文先生李休碑》:“凡其亲昭朋徒,臭味相与,大会而葬之。”
唐 元稹 《与吴端公崔院长五十韵》:“吾兄諳性灵, 崔子 同臭味。投此挂冠词,一生还自恣。”
清 方苞 《赠潘幼石序》:“岂臭味之同,虽先生亦有不能自主者耶?”

⒋  比喻同类。

《左传·襄公八年》:“季武子 曰:‘谁敢哉!今譬於草木,寡君在君,君之臭味也。’”
杜预 注:“言同类。”
唐 李百药 《房彦谦碑》:“且復留连宴赏,提携臭味,登山临水,必动咏言。”
宋 苏轼 《下财启》:“夙缘契好,获媾婚姻,顾门阀之虽微,恃臭味之不远。”

国语辞典

臭味[ xiù wèi ]

⒈  气味。因同类的东西气味相同,故用以比喻同类的人或事物。

《左传·襄公八年》:「今譬于草木,寡君在君,君之臭味也。」
宋·牟?〈木兰花慢·山城如斗大〉词:「不妨无蟹有监州,臭味喜相投。」

臭味[ chòu wèi ]

⒈  恶味,难闻的气味。

如:「腐败的肉类发出令人难以忍受的臭味。」

英语stink, fumes

德语übler Geruch, Gestank (S)​

法语puanteur, relent

分字解释


※ "臭味"的意思解释、臭味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整个下午臭味都一直没散。

2、死亡的臭味与尿臭味混搅在一起。

3、他的伤口已发出恶臭味,得马上对他实施手术。

4、小便由黄浊变清,腥臭味变淡。

5、这些是脏的、发出臭味的衣服。

6、陈校长刚登上演讲台,周围便被一股浓浓的汗臭味所包围,与其说是汗臭味,倒不如说是铜臭。

7、执着就好象不流动的水,久了以后一定会发出臭味

8、鱼和访客在三天内就发出臭味了。

9、他与二鬼差一寒暄,臭味相投,如蚁附膻。

10、他口里散发出洋葱的臭味

11、一名10岁的少年犯羡慕电影里的人穿着干净衣服,他说:“他们看起来很干净,身上没有臭味,我也想身上没有臭味。”

12、但又有显著的问题出现:养殖场的臭味

13、第二天早晨,臭味消失了。

14、会议室里弥漫着烟草的臭味

15、不过是浑身上下都是透汗,而且有种腥臭味

16、沤麻过程产生的废水,量大、有机物浓度高、臭味难闻。

17、非卤素,不腐蚀,不飞溅,不起臭味.

18、但是我们这个臭味,说内心话,我还觉得我们的臭味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好的。

19、你闻闻这座公寓大楼的臭味儿!

20、船和绿皮火车有很多相似的味道,盒饭味、行李味、脚臭味、汗臭味混杂着,充溢在一个封闭闷热的空间。阿Sam